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20页 |
| ·自然地理概述 | 第11-13页 |
| ·地理位置 | 第11页 |
| ·交通状况 | 第11-12页 |
| ·地形、地貌 | 第12页 |
| ·气候、植被 | 第12页 |
| ·水文、土壤 | 第12-13页 |
| ·地质概况 | 第13-20页 |
| ·区域地层、岩石 | 第13-17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7-18页 |
|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七百弄地区岩溶地质研究 | 第20-38页 |
| ·我国及广西岩溶概述 | 第20-25页 |
| ·岩溶的定义 | 第20页 |
| ·岩溶成因 | 第20-21页 |
| ·岩溶发育的因素 | 第21页 |
| ·岩溶类型划分 | 第21-25页 |
| ·七百弄地区岩溶发育史 | 第25-27页 |
| ·古岩溶的发育 | 第25-26页 |
| ·新生代岩溶发育历史 | 第26-27页 |
| ·七百弄地区岩溶的特征 | 第27-32页 |
| ·岩溶单体形态 | 第27-32页 |
| ·岩溶组合形态 | 第32页 |
| ·岩溶发育的地质构造因素 | 第32-34页 |
| ·断裂构造与岩溶 | 第32-34页 |
| ·褶皱构造与岩溶 | 第34页 |
|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及岩溶水特征 | 第34-38页 |
|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 第34-36页 |
| ·岩溶水特征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开发 | 第38-56页 |
| ·我国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 第38-39页 |
| ·岩溶旅游资源的概念与性质 | 第38-39页 |
| ·我国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划分依据 | 第39页 |
| ·本区岩溶地质景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 第39-45页 |
| ·本区岩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础 | 第39-40页 |
| ·本区岩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特色 | 第40-45页 |
|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 第45-51页 |
| ·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依据 | 第45-46页 |
|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 | 第46页 |
|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第46页 |
|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第46-49页 |
|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 第49页 |
|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评价及与桂林山水的对比 | 第49-51页 |
| ·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 第51-56页 |
|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背景和原则 | 第51-52页 |
|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布局 | 第52-56页 |
| 第五章 七百弄地区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 | 第56-62页 |
| ·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56-60页 |
| ·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 第56-57页 |
| ·开发与保护必须协调发展 | 第57-60页 |
| ·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可行性 | 第60-62页 |
| ·旅游地质资源保护的意义 | 第60页 |
| ·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