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学生论文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部分 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第13-62页
 第一节 适应、社会适应及其相关概念综述第13-25页
  一、适应及其相关概念第13-16页
  二、社会适应的概念第16-19页
  三、社会适应与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第19-25页
 第二节 社会适应的结构与功能第25-29页
  一、社会适应的结构第25-28页
  二、社会适应的功能第28-29页
 第三节 人格与社会适应第29-38页
  一、有关人格适应的理论第29-34页
  二、人格与社会适应第34-36页
  三、人格的社会适应性反应第36-38页
 第四节 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第38-59页
  一、压力与适应第38-46页
  二、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第46-50页
  三、智力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第50-51页
  四、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对个体社会适应的影响第51-52页
  五、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第52-59页
 第五节 社会适应的评价第59-62页
  一、社会适应的评价模式第59-60页
  二、社会适应的评价内容第60-61页
  三、对社会适应评价的思考第61-62页
第二部分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第62-122页
 第一节 编制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意义第62-65页
  一、当前国内中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的量表非常缺乏第62-63页
  二、国外社会适应量表比较齐全,但引入有难度第63页
  三、编制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63页
  四、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编制的设想第63-65页
 第二节 中学生社会适应内涵的开放性研究第65-77页
  一、社会适应不良学生的质的分析第65-71页
  二、一般中学生社会适应的调查研究第71-77页
 第三节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第77-106页
  一、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结构的确定第77-80页
  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编制第80-100页
  三、从量表编制中看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特点第100-105页
  四、小结第105-106页
 第四节 量表的初步应用和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第106-116页
  一、量表的初步应用第106-111页
  二、中学生社会适应不良比例的调查研究第111-113页
  三、思考和建议第113-116页
 第五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16-122页
  一、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内涵与特点第116-117页
  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编制的相关问题第117-120页
  三、对社会适应评价的再思考第120页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20-121页
  五、社会适应的研究展望第121-122页
附录第122-140页
 一、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第122-126页
 二、自我和谐量表第126-127页
 三、社会适应的开放性调查问卷第127-130页
 四、研究生主试到基层学校测试的介绍信第130-131页
 五、研究生测试结束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SASS)数据输入说明第131-132页
 六、质的研究个别访谈第132-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一、英文部分第140-142页
 二、中文部分第142-146页
后记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功率强力带式输送机设计与研制
下一篇:火电厂灰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