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第一章 秦岭金丝猴2-3岁个体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 | 第12-25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研究地点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观察和记录 | 第15页 |
·青少年社会行为分类及描述 | 第15-16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1页 |
·讨论 | 第21-25页 |
第二章 依据取食优势判断秦岭金丝猴一个群OMU间的等级地位 | 第25-34页 |
·前言 | 第25-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研究地点 | 第26-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投食情况 | 第28页 |
·数据收集 | 第28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8-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三个取食参数优势指数法的判断 | 第29-30页 |
·与攻击-屈服行为的优势指数法比较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4页 |
·依据取食优势判断等级地位的可行性 | 第31-32页 |
·OMU间等级高低的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