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银行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1 导论第15-31页
   ·选题的现实意义、必要性第15-27页
     ·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5-18页
     ·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理论研究和选题的必要性第18-27页
   ·研究方法第27-30页
     ·研究方法:比较方法及历史方法第27-28页
     ·法经济学方法第28-30页
   ·选题或研究的角度第30-31页
     ·研究侧重于国际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第30页
     ·侧重研究风险及防范第30-31页
2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传统理论第31-50页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国际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第31-38页
     ·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的理论基础第31-35页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理论第35-38页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第38-41页
     ·市场不对称性理论第38-40页
     ·金融脆弱性理论第40-41页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理论第41-46页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根源第41-43页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现实起因第43-46页
   ·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监管理论趋势第46-50页
     ·银行风险监管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第46-48页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的趋势分析第48-50页
3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最新发展第50-64页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变化第50-54页
     ·1988年版本进步与缺陷第50-53页
     ·1999年版本至2003年三次修改的变化第53-54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管理原则的特点第54-61页
     ·注重风险的监管,"三大支柱"平衡第54-57页
     ·强化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机制建立第57-61页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差距第61-64页
     ·对照巴塞尔协议: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4 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模式比较第64-88页
   ·主要发达国家银行风险监管第64-81页
     ·美国:伞状重叠、混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第64-74页
     ·英国:大一统监管效率高第74-77页
     ·日本:单线多头模式第77-81页
   ·发展中国家银行风险监管第81-84页
     ·新加坡:专注风险性监管第81-82页
     ·澳大利亚:组建了金融监管理事会的协调机构第82-84页
   ·亚洲国家(地区)的经验与教训第84-88页
     ·香港银行监管体系:实行三级银行制度,分类监管第84-85页
     ·印度银行监督管理:央行体例模式第85-88页
5 金融危机、入世竞争与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第88-113页
   ·金融危机意识和入世对策第88-96页
     ·金融危机意识的重要性第88-89页
     ·我国加入WTO后的风险监管对策第89-96页
   ·部分国际活跃银行的风险管理第96-102页
     ·部分国际活跃银行的风险管理核心第96-97页
     ·部分国际活跃银行风险防范的经验第97-102页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第102-113页
     ·风险监管意识与监管水平的挑战第102-103页
     ·剖析CBRC《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管理办法》及CAMELS体系的修正第103-113页
6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第113-156页
   ·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第113-123页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现状—资本金严重不足、参差不齐第113-120页
     ·资产风险的防范措施—兼析CBRC《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实施难点、步骤第120-123页
   ·表外资产风险状况第123-128页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风险情况第123-126页
     ·商业银行表外资产风险措施第126-128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第128-146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第128-130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第130-146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第146-156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当前银行业最大的风险分析第146-148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范第148-156页
7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法制环境分析第156-170页
   ·市场业务准入中的法制环境第156-159页
     ·我国市场业务准入监管现状第156-157页
     ·剖析银监法及商业银行法等法规中对市场业务准入规定第157-159页
   ·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中的法制环境第159-161页
     ·我国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审批过程中存在问题第159-160页
     ·修正我国商业银行高管人员相关规定的建议第160-161页
   ·机构监管中的法制环境分析第161-164页
     ·原人民银行、银监会各级机关对机构监管制定的法规、政策分析第161-163页
     ·机构监管中法制环境的完善第163-164页
   ·退出机制探讨—兼剖析《金融机构撤消条例》缺陷第164-170页
     ·商业银行退出机制探讨—从《金融机构撤消条例》说起第165-166页
     ·我国新旧《破产法》探讨第166-170页
8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对策第170-188页
   ·确立新监管原则和理念第170-173页
     ·确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原则第170-172页
     ·分步骤、阶段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落实风险监管理念第172-173页
   ·调整监管目标第173-176页
     ·我国银行业监管目标重新定位—以风险防范为前提第174-175页
     ·监管目标调整:安全性、稳定性、赢利性—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第175-176页
   ·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健全多层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176-182页
     ·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体系,加强内部监督检查机制第176-180页
     ·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法人治理,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第180-182页
   ·实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的措施第182-188页
     ·应当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第182-186页
     ·创立国际、国内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协调机制第186-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198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98-200页
致谢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步态识别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频域OCT高速成像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