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感应电机论文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及节能运行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1页
 §1-2 三相感应电动机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第11-15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3 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4页
  1-2-4 电子式软起动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电子式软起动原理及控制策略第17-42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三相感应电动机固有起动性能分析第17-21页
 §2-3 晶闸管软起动三相调压电路分析第21-26页
 §2-4 晶闸管软起动移相触发控制策略及仿真第26-42页
  2-4-1 PID 控制算法的基础理论第26-27页
  2-4-2 斜坡电压软起动控制策略及仿真第27-31页
  2-4-3 恒流软起动控制策略及仿真第31-33页
  2-4-4 模糊控制的基础理论第33-35页
  2-4-5 模糊控制恒流软起动及仿真第35-42页
第三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节能、保护原理第42-58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晶闸管软起动调压节能原理第42-51页
  3-2-1 降低电动机端电压对电机损耗的影响第42-43页
  3-2-2 降压对电动机力能指标、电磁转矩的影响及调压范围的确定第43-48页
  3-2-3 晶闸管软起动调压节能控制策略第48-51页
 §3-3 晶闸管软起动保护原理第51-58页
  3-3-1 三相感应电动机断相运行分析及保护第51-55页
  3-3-2 短路保护第55-56页
  3-3-3 堵转保护第56页
  3-3-4 过载保护第56-57页
  3-3-5 电压故障保护第57-58页
第四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设计第58-82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软起动系统主电路设计第59页
 §4-3 软起动系统控制电路设计第59-73页
  4-3-1 控制电路概述第59-60页
  4-3-2 电流、电压模拟量输入电路第60-62页
  4-3-3 A/D 转换电路第62-63页
  4-3-4 同步信号采集及分相电路第63-67页
  4-3-5 电源相序检测电路第67-68页
  4-3-6 相序校正及触发脉冲形成电路第68-69页
  4-3-7 触发脉冲调制电路第69-70页
  4-3-8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第70-71页
  4-3-9 显示、键盘电路第71-72页
  4-3-10 静态断相保护电路第72-73页
 §4-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软件设计第73-79页
  4-4-1 概述第73-74页
  4-4-2 主程序模块程序设计第74-75页
  4-4-3 运行控制模块程序设计第75-76页
  4-4-4 晶闸管控制角控制模块程序设计第76-77页
  4-4-5 数据采集模块程序设计第77页
  4-4-6 故障诊断模块程序设计第77-79页
 §4-5 软起动系统抗干扰设计第79-80页
 §4-6 软起动系统实验及分析第80-82页
第五章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研究第82-99页
 §5-1 引言第82页
 §5-2 可靠性分析方法第82-84页
  5-2-1 故障树可靠性分析法第82-83页
  5-2-2 故障树系统分析软件包(FTAS)第83-84页
 §5-3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定性分析第84-89页
  5-3-1 故障树的建立第84-87页
  5-3-2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第87-89页
 §5-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性定量计算第89-96页
  5-4-1 可修复电工产品的可靠性特征量第89-90页
  5-4-2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失效分布类型第90-92页
  5-4-3 故障树的定量计算方法第92页
  5-4-4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单元概率重要度的计算第92-95页
  5-4-5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不可靠度的计算第95-96页
  5-4-6 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可靠度的计算第96页
 §5-5 提高三相感应电动机软起动系统可靠性的措施第96-99页
第六章 结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配电网分段开关的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企业ERP实施能力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