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有关游客教育的综述 | 第10-32页 |
·游客教育的概念 | 第10-13页 |
·美国荒野简介 | 第10-11页 |
·游客教育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游客教育在荒野管理中的地位 | 第13-14页 |
·游客教育的历史、内容及有效性与局限性 | 第14-17页 |
·游客教育的历史 | 第14-15页 |
·游客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15-16页 |
·游客教育优点 | 第16页 |
·游客教育局限性 | 第16-17页 |
·游客教育的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有关游客行为的研究 | 第17页 |
·有关游客个体特征的理论 | 第17页 |
·有关游客教育作用的理论或基本模型 | 第17-18页 |
·游客教育的组成及作用有效性影响因子 | 第18-27页 |
·游客教育的组成 | 第18-25页 |
·信息内容 | 第18-21页 |
·传送方式或媒介(即教育技术) | 第21-25页 |
·游客教育有效性影响因子 | 第25-27页 |
·游客教育的有效性评价 | 第27-29页 |
·游客教育研究的基本挑战及具体研究课题(荒野背景下) | 第29-30页 |
·国内游客教育研究基本状况 | 第30-32页 |
3 游客教育在减少云蒙山游客乱扔垃圾行为中的有效性研究 | 第32-45页 |
·研究地点选择 | 第32页 |
·研究问题的确定 | 第32-33页 |
·具体研究步骤 | 第33-36页 |
·确定教育技术 | 第34-35页 |
·实施教育技术 | 第35页 |
·游客行为观察 | 第35-36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游客接受教育的比例 | 第36-37页 |
·游客教育有效性分析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影响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 | 第39-41页 |
·教育技术作用原理的阐释 | 第41-42页 |
·游客教育作用评价 | 第42页 |
·研究小结 | 第42-43页 |
·对云蒙山垃圾问题的现实分析 | 第43-45页 |
4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表 | 第49-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