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驾驶员驾驶疲劳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营业性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严峻 | 第6-7页 |
·营运车辆事故的致死率较高 | 第7-8页 |
·疲劳驾驶是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因素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3页 |
·驾驶疲劳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关于驾驶时间规定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营运驾驶员工作现状调查 | 第21-32页 |
·引言 | 第21页 |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1-22页 |
·调查方法和内容 | 第22-23页 |
·调查实施方案 | 第23-24页 |
·调查结论 | 第24-30页 |
·企业安全主管人员访谈结果 | 第25-26页 |
·驾驶员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驾驶疲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机理 | 第32-49页 |
·引言 | 第32页 |
·疲劳的产生机理 | 第32-36页 |
·疲劳的定义 | 第32-34页 |
·疲劳的分类 | 第34-35页 |
·疲劳的产生机理 | 第35-36页 |
·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 第36-41页 |
·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 | 第36-38页 |
·驾驶疲劳的测量方法 | 第38-41页 |
·驾驶疲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 第41-47页 |
·驾驶能力 | 第41-44页 |
·驾驶疲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机理 | 第44-46页 |
·疲劳驾驶的危害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营运驾驶员驾驶疲劳实验研究 | 第49-86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设计 | 第49-61页 |
·实验目的及总体思路 | 第49-50页 |
·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客观测量指标及实验仪器的选取 | 第51-52页 |
·主观问卷设计 | 第52-53页 |
·无关变量控制 | 第53-54页 |
·样本选取 | 第54-56页 |
·实验场地 | 第56页 |
·实验步骤 | 第56-59页 |
·数据记录表格和问卷设计 | 第59-60页 |
·数据处理步骤及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描述性分析 | 第61-69页 |
·实验数据 | 第61-68页 |
·实验对象描述性分析 | 第68页 |
·指标的正态分布检验 | 第68-69页 |
·因素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8页 |
·累计驾驶时间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2页 |
·睡眠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2-73页 |
·年龄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3-74页 |
·夜间行车比例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75页 |
·其他因素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5-76页 |
·疲劳和驾驶能力指标分析 | 第76-78页 |
·驾驶能力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 | 第78-82页 |
·反应能力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78-80页 |
·注意分配能力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 | 第80-82页 |
·主要实验结论及建议 | 第82-85页 |
·主要实验结论 | 第82-84页 |
·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及建议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6-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一 驾驶员调查问卷 | 第94-97页 |
附录二 实验仪器 | 第97-99页 |
附录三 实验数据表格及主观问卷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