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水分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前言 | 第12-1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15-16页 |
| ·径流和泥沙量测定小区设置及测定 | 第16-17页 |
| ·土壤样地设置及土壤水分测定 | 第17-18页 |
| ·小气候观测 | 第18页 |
|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9页 |
| ·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应 | 第19-24页 |
| ·产流和土壤侵蚀次数 | 第19-20页 |
| ·径流量及减流效应 | 第20-21页 |
| ·侵蚀量及减蚀效应 | 第21-22页 |
| ·降雨强度与侵蚀量变化 | 第22-24页 |
| ·水土保持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4-30页 |
| ·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季节变化 | 第24-25页 |
| ·径流量及侵蚀量的年际变化 | 第25-26页 |
| ·减流、减沙率年际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 ·减流、减沙率时段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 ·减流、减沙率时期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 ·土壤水分动态 | 第30-37页 |
| ·梁峁坡水分动态 | 第30-34页 |
| ·季节变化 | 第30-32页 |
| ·剖面变化 | 第32-34页 |
| ·沟坡水分动态 | 第34-37页 |
| ·季节变化 | 第34-36页 |
| ·剖面变化 | 第36-37页 |
| ·梁峁坡和沟坡小气候 | 第37-39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9-46页 |
| ·结论 | 第39-42页 |
| ·讨论 | 第42-46页 |
| 4 建议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附图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