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来源与依据 | 第10-11页 |
·选题来源 | 第10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变电站设备接头温度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和相关技术概述 | 第14-24页 |
·变电站设备接头温度管理系统的设计内容 | 第15-18页 |
·变电站设备接头温度管理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15-16页 |
·变电站设备接头温度管理系统的软件功能 | 第16-17页 |
·变电站设备接头温度管理系统的设计指标 | 第17-18页 |
·开发环境 | 第18-19页 |
·主程序开发环境 | 第18-19页 |
·数据库开发环境 | 第19页 |
·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温度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20-24页 |
·实现的具体功能 | 第20-21页 |
·数据采集方案 | 第21页 |
·通信方案的建立 | 第21-22页 |
·超温处理方案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温度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24-36页 |
·软件的功能概述 | 第24-25页 |
·软件温度显示功能 | 第25-28页 |
·温度采集方案 | 第25-26页 |
·软件温度显示功能设计 | 第26-28页 |
·软件温度报警功能 | 第28-31页 |
·温度报警功能设计 | 第28-30页 |
·温度报警功能实现 | 第30-31页 |
·软件EXCEL 表格生成功能 | 第31-33页 |
·Excel 工具介绍 | 第31页 |
·Excel 实现方法 | 第31-33页 |
·超温出口控制功能 | 第33-36页 |
·超温处理方案 | 第33-34页 |
·超温处理软件实现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上位机系统的二次开发 | 第36-46页 |
·ACCESS 数据库开发 | 第36-40页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36-38页 |
·Access 在软件中实现的方法 | 第38-40页 |
·网络通信的实现 | 第40-46页 |
·网络通信构架设计 | 第40-43页 |
·网络通信函数说明 | 第43-44页 |
·子节点服务器与终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下位机系统二次设计 | 第46-53页 |
·网关系统的设计 | 第46-50页 |
·网关与下层节点之间通信 | 第46-47页 |
·linux 下的阻塞与非阻塞串口工作设定 | 第47-48页 |
·Linux 下的串口的实现 | 第48-49页 |
·网关协议之间的转换 | 第49-50页 |
·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 第50-53页 |
·DS18820 温度传感器软件实现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温度管理系统测试 | 第53-57页 |
·系统测试 | 第53-55页 |
·测试结果 | 第55-5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