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银杉的研究进展和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银杉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银杉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4页 |
·银杉的形态特征 | 第10-11页 |
·银杉的分类地位 | 第11页 |
·银杉生长的特征 | 第11-12页 |
·银杉种子的特性 | 第12-13页 |
·银杉群落及分布格局 | 第13页 |
·银杉群落的演替趋势 | 第13页 |
·银杉的分布及分布区自然概况 | 第13-14页 |
·银杉的保护措施 | 第14页 |
·建立自然保护区 | 第14页 |
·银杉繁殖技术研究 | 第14页 |
·银杉的保护价值 | 第14-15页 |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森林有害生物类群的划分 | 第15页 |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涵义及特点 | 第15-16页 |
·森林有害生物调控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森林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的涵义 | 第16页 |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特点 | 第16页 |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0页 |
2、研究区概况 | 第20-22页 |
·地质 | 第20页 |
·气候 | 第20-21页 |
·水文 | 第21-22页 |
·土壤 | 第22页 |
·植被资源 | 第22页 |
·动物资源 | 第22页 |
3、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银杉生长状况调查 | 第22-23页 |
·银杉人工林分状况及生长状况调查 | 第22页 |
·银杉天然林的生长状况及生境调查 | 第22-23页 |
·银杉有害生物种类和类群调查 | 第23-24页 |
·野外调查 | 第23-24页 |
·病害调查 | 第23页 |
·虫害调查 | 第23-24页 |
·其它有害生物调查 | 第24页 |
·有害生物种类鉴定 | 第24页 |
·银杉主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24-25页 |
·林地观察 | 第24-25页 |
·室内作业 | 第25页 |
·落针病病原的分离与回接试验 | 第25页 |
·思茅松毛虫的饲养 | 第25页 |
·银杉林昆虫多样性调查 | 第25-26页 |
·昆虫多样性调查 | 第25页 |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天敌类群及对害虫种群控制作用的研究 | 第26页 |
·野外观察 | 第26页 |
·病原微生物 | 第26页 |
·天敌昆虫 | 第26页 |
·天敌对害虫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估 | 第26页 |
·营林措施 | 第26页 |
·药剂试验 | 第26-27页 |
·杀菌剂对落针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26-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页 |
·生物农药对思茅松毛虫的杀虫试验 | 第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页 |
·仪器、工具及药品 | 第27-28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银杉生长状况及生境 | 第28-32页 |
·红滩银杉人工林分状况及生长状况 | 第28-30页 |
·分布环境 | 第28页 |
·林分状况 | 第28页 |
·生长状况 | 第28-30页 |
·花坪银杉天然林生长状况及其生态环境 | 第30页 |
·花坪银杉天然林生长状况 | 第30页 |
·花坪口银杉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 | 第30页 |
·花坪口、红滩银杉生长状况及生境差异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银杉有害生物种类和类群 | 第32-34页 |
·病害 | 第32页 |
·虫害 | 第32-34页 |
·其它有害生物 | 第34页 |
·主要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 | 第34-40页 |
·松落针病(Lophodermium sp.) | 第34-36页 |
·危害 | 第34-35页 |
·症状 | 第35页 |
·病原菌特性及回接试验 | 第35页 |
·病原 | 第35页 |
·发生规律 | 第35-36页 |
·煤烟病(Capnokium sp.) | 第36页 |
·危害 | 第36页 |
·症状 | 第36页 |
·病原 | 第36页 |
·发病规律 | 第36页 |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 第36-39页 |
·学名、分布与寄主 | 第37页 |
·形态特征 | 第37-38页 |
·生活史 | 第38页 |
·生活习性 | 第38页 |
·取食特征及危害 | 第38-39页 |
·木虱 | 第39-40页 |
·症状 | 第39页 |
·学名 | 第39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39-40页 |
·危害 | 第40页 |
·昆虫多样性分析 | 第40-42页 |
·银杉林昆虫群落的特点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天敌对银杉害虫种群控制作用 | 第42-45页 |
·银杉害虫天敌的类群 | 第42-43页 |
·思茅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及作用 | 第43-45页 |
·采取营林抚育措施后银杉生长状况 | 第45-47页 |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药剂试验结果 | 第47-49页 |
·杀菌剂对落针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47页 |
·生物农药对思茅松毛虫的杀虫效果 | 第47-49页 |
5、全文总结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插图 | 第55-61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致 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