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K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6-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6-9页 |
(一) “学习倦怠”内涵 | 第6-7页 |
(二) “学习倦怠”特征 | 第7-9页 |
三、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四、本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一) 研究初中生“学习倦怠”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 研究初中生“学习倦怠”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五、研究的可能性 | 第12-13页 |
六、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过程 | 第14-2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14页 |
三、调查结果及结论与分析 | 第14-27页 |
(一) 调查结果 | 第14-23页 |
(二) 结论与分析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策略 | 第27-37页 |
一、从社会整体入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 第27页 |
二、从学校入手,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 第27-34页 |
(一) 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 第27-28页 |
(二)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 | 第28-29页 |
(三)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 第29-31页 |
(四) 规范教育行为,避免心理伤害 | 第31-32页 |
(五) 教学中注重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2-34页 |
三、从家庭入手,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34-37页 |
初中生学习状态调查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