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6页 |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DNA片断杂交假说 | 第10-11页 |
·外源DNA导入的技术方法 | 第11-14页 |
·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的可行性检测 | 第14-17页 |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7-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6页 |
第二章 离子束介导转化后小麦当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 第26-39页 |
·离子束介导转化后对不同小麦的当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 第27-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结果 | 第29-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转化后小麦二代生物学效应分析. | 第39-58页 |
·离子束介导外源遗传物质转化小麦二代变异材料生物效应分析 | 第39-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研究结果 | 第40-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离子束介导外源遗传物质转化小麦后代的醇溶蛋白分析 | 第58-77页 |
·离子束介导外源遗传物质转化小麦当代单株变异材料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 第59-66页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样品制备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1页 |
·研究结果 | 第61-66页 |
·结果分析 | 第66页 |
·离子束介导外源遗传物质转化小麦二代单株变异材料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 第66-74页 |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页 |
·研究结果 | 第67-73页 |
·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离子束介导外源遗传物质转化小麦后代的醇溶蛋白讨论分析 | 第74-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