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声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18页 |
| ·BVD-MD的历史 | 第11页 |
| ·BVDV生物学特性 | 第11-13页 |
| ·BVDV形态和理化特性 | 第11页 |
| ·瘟病毒及BVDV分型 | 第11-13页 |
| ·BVDV的主要蛋白功能 | 第13-14页 |
| ·目前对BVDV E2的研究 | 第14-15页 |
| ·BVDV的持续性感染 | 第15-16页 |
| ·持续性感染的原因 | 第15页 |
| ·持续性感染的危害 | 第15-16页 |
| ·目前国内外对BVD的防治情况 | 第16页 |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 ·病毒与细胞 | 第18页 |
| ·质粒与菌种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 ·引物 | 第18-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 ·BVDV E~(rns)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第20-21页 |
| ·BVDV E~(rns)、E2基因真核表达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1-22页 |
| ·E~(rns)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 第22-24页 |
| ·E~(rns)和E2基因重组酵母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4-2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 ·含有E~(rns)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8-29页 |
| ·重组质粒pMD-18T-E~(rns)的鉴定 | 第28页 |
| ·重组质粒pBlueBacHis2A-E~(rns)的鉴定 | 第28-29页 |
| ·含有E2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 ·E~(rns)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 第30-31页 |
| ·转染及重组病毒的纯化 | 第30页 |
| ·重组病毒的PCR鉴定 | 第30-31页 |
| ·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检测 | 第31页 |
|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 | 第31页 |
| ·表达产物的western-blotting检测 | 第31页 |
| ·含有E~(rns)基因的毕赤酵母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31-34页 |
| ·E~(rns)基因的扩增 | 第31-32页 |
| ·重组质粒pMD18-T-E~(rns)的鉴定 | 第32页 |
| ·重组质粒pPIC9K-E~(rns)的鉴定 | 第32-33页 |
| ·E~(rn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分析 | 第33-34页 |
| ·含有BVDV E2基因的毕赤酵母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34-36页 |
| ·BVDV E2基因的扩增 | 第34页 |
| ·pMD18-T-E2的鉴定 | 第34-35页 |
| ·重组质粒pPIC9K-E2的鉴定 | 第35页 |
| ·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 | 第35-36页 |
| ·含有E~(rns)、E2基因重组酵母转化子的鉴定 | 第36-38页 |
| ·pPIC9K-E~(rns)、pPIC9K-E2的线性化鉴定 | 第36-37页 |
| ·高拷贝转化子的筛选 | 第37页 |
| ·重组毕赤酵母表型的鉴定 | 第37页 |
| ·重组转化子的PCR鉴定 | 第37-38页 |
| ·P.Pastoris GS115表达BVDV E~(rns)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 | 第38-39页 |
| 4 讨论 | 第39-42页 |
| ·目的片段的选择 | 第39页 |
|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表达系统对目的基因的要求 | 第39-40页 |
| ·选用猪瘟血清作为检测BVDV抗体的原因 | 第40页 |
| ·E2基因的构建 | 第40页 |
| ·E~(rns)基因的表达 | 第40-42页 |
| 5 结论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