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蜗轮蜗杆传动论文

渐开线蜗杆接触应力及传动效率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1章 绪论第7-18页
   ·概述第7-9页
     ·蜗杆传动的特点第7-9页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渐开线齿廓第9-10页
     ·渐开线蜗杆传动的发展第10-12页
     ·有限单元法概况第12-14页
     ·轮齿接触应力和变形问题研究现状第14-17页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渐开线蜗杆传动副实体建模研究第18-36页
   ·蜗杆齿面方程第18-22页
     ·标架选择和坐标变换第18-19页
     ·蜗杆齿面方程第19-20页
     ·车刀与蜗杆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第20-21页
     ·蜗杆齿面上任意点处的公法矢 n|-第21-22页
   ·蜗轮齿面方程第22-27页
     ·蜗杆与蜗轮啮合时的坐标变换第22-24页
     ·蜗杆与蜗轮啮合的相对运动速度及啮合方程式第24-26页
     ·蜗杆齿面的接触线方程式第26页
     ·蜗轮齿面方程第26-27页
   ·实体造型第27-31页
     ·实体造型系统的结构第27-28页
     ·UG简介第28页
     ·渐开线蜗杆传动副的基本参数第28-31页
   ·渐开线蜗杆传动副的实体建模第31-35页
     ·渐开线蜗杆的实体建模第31-33页
     ·渐开线蜗轮的实体建模第33-34页
     ·渐开线蜗杆传动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实现第36-51页
   ·接触问题第36-41页
     ·接触问题概述第36页
     ·接触界面条件第36-39页
     ·接触问题的描述方法第39-41页
   ·接触问题的Marc有限元实现第41-50页
     ·各种有限元软件的介绍第41页
     ·MARC程序介绍第41-42页
     ·MARC分析的主要流程第42-47页
     ·MARC/MENTAT接触参数定义第47-50页
     ·MARC软件提供的接触算法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渐开线蜗杆传动的接触有限元分析第51-75页
   ·有限元网格划分第51-57页
     ·模型简化第51-52页
     ·几何模型修复及其网格划分第52-57页
   ·定义边界条件第57-58页
     ·定义约束条件第57页
     ·定义负载第57-58页
   ·材料特性定义第58页
   ·定义接触第58-60页
     ·定义接触体第58-59页
     ·定义接触表第59-60页
   ·定义载荷工况第60页
   ·定义并提交作业第60-61页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评价第61-73页
     ·接触区的形状和应力分布第61-64页
     ·齿面变形第64-65页
     ·蜗轮在不同装配位置同一负载下的接触情况第65-69页
     ·不同材料下的有限元分析第69-70页
     ·齿面接触应力的传统解法第70-73页
     ·有限元解与传统解的比较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5章 渐开线蜗杆传动效率初步分析第75-84页
   ·渐开线蜗杆传动效率的理论分析第75-80页
     ·蜗杆齿面螺旋线导程角第75-77页
     ·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第77-78页
     ·蜗杆副的传动效率第78-80页
   ·齿面摩擦与蜗杆传动效率第80-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藻类对苯胺和三唑磷的积累、降解和抗氧化酶反应
下一篇: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