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库区滑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峡库岸滑坡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峡库区云阳至奉节段滑坡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页 |
·滑坡预测评价问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第2章 地质背景条件 | 第18-32页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4页 |
·构造背景 | 第18-20页 |
·新构造运动及区域地貌演化 | 第20-22页 |
·地震 | 第22-24页 |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24-32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25页 |
·地层岩性 | 第25-29页 |
·地质构造 | 第29-31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1-32页 |
第3章 岸坡结构类型及工程地质分段 | 第32-48页 |
·岸坡结构类型 | 第32-33页 |
·土质岸坡 | 第32页 |
·岩质岸坡 | 第32-33页 |
·岸坡破坏模式 | 第33-37页 |
·土质岸坡破坏模式 | 第33页 |
·岩质岸坡破坏模式 | 第33-37页 |
·岩质岸坡变形破坏规律 | 第37-38页 |
·库区工程地质分段 | 第38-48页 |
第4章 滑坡发育特征及水库蓄水后新生型滑坡预测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8-61页 |
·滑坡发育特征 | 第48-50页 |
·滑坡发育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 第50页 |
·滑坡发育与岸坡结构类型的关系 | 第50页 |
·滑坡发育与地貌的关系 | 第50页 |
·水库蓄水对新生型滑坡的影响分析 | 第50-60页 |
·物理作用 | 第51-52页 |
·化学作用 | 第52-53页 |
·力学作用 | 第53-60页 |
·预测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60-61页 |
第5章 新生型滑坡预测评价 | 第61-98页 |
·评价方法 | 第61-68页 |
·过程机制分析法 | 第61-62页 |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第62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62-67页 |
·极限平衡条分法 | 第67-68页 |
·预测评价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级及地质背景信息 | 第68-76页 |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级 | 第68-70页 |
·地质背景信息 | 第70-76页 |
·预测评价 | 第76-98页 |
·过程机制分析法 | 第76-87页 |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法 | 第87-88页 |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 第88-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