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湖北钟祥石牌古镇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概念界定第15-16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框架第18页
   ·既往研究综述第18-25页
     ·国外历史小城镇研究与保护第18-20页
     ·国内历史小城镇研究与保护第20-23页
     ·石牌古镇研究现状第23-25页
第2章 古镇形成与发展演变第25-44页
   ·钟祥市概况第25-27页
     ·自然环境第25-26页
     ·历史沿革第26-27页
   ·古镇概况第27-32页
     ·地理区位第27-28页
     ·自然条件第28-29页
     ·历史沿革第29-32页
   ·古镇形成与演变第32-35页
     ·渊源——从军事城镇到县邑治所第32-33页
     ·兴起——逐水而聚的附城草市第33页
     ·繁荣——商贾云集的商贸集镇第33-34页
     ·发展——保护老镇区,开发新镇区第34-35页
   ·古镇社会人文背景第35-39页
     ·地域文化——荆台书院第35-36页
     ·民间艺术——汉剧第36-37页
     ·风物特产——豆腐之乡第37-38页
     ·特色工艺——瓦瓷陶器第38页
     ·民俗风情——关帝庙会与寺庙文化第38-39页
   ·古镇发展影响因素第39-43页
     ·自然因素——频繁的水患第39-40页
     ·交通因素——汉江水运及其河道变迁第40-42页
     ·经济因素——“湖广熟,天下足”第42-43页
     ·社会文化因素——“舍本逐末,风尚靡然”第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古镇空间格局与形态第44-52页
   ·古镇选址第44-48页
     ·自然因素——环山面水的自然环境第44-46页
     ·历史因素——基址的迁移第46-48页
   ·古镇空间格局第48页
   ·古镇空间形态及其演变第48-51页
     ·“凤凰展翅”的风水布局第48-49页
     ·古镇空间形态演变第49-50页
     ·新镇区扩张,古镇重心转移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老镇区街巷空间特色第52-75页
   ·街巷空间布局与结构第52-60页
     ·“十街三巷十八门,两桥四楼土城环”的防卫型布局第52-53页
     ·主次分明的网络状街巷空间结构第53-59页
     ·从公共到私密的空间序列第59-60页
   ·街巷功能与设施第60-63页
     ·老镇区功能结构分区第60-61页
     ·交通与供给功能第61页
     ·居住与商业功能第61-62页
     ·交往与生活功能第62-63页
     ·其它功能与设施第63页
   ·街巷空间复合界面系统第63-67页
     ·底界面第64页
     ·侧界面第64-66页
     ·顶界面第66-67页
   ·街巷空间与景观特色第67-71页
     ·宜人的街巷尺度第67-68页
     ·曲折变化的街巷形态第68-69页
     ·内外渗透的檐下灰空间第69-70页
     ·街巷景观第70-71页
   ·独特的空间要素——阊(音chang)门第71-74页
     ·防卫功能第72-73页
     ·空间组织与意象第73页
     ·景观认同与场所精神第73-74页
   ·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古镇建筑特色第75-102页
   ·建筑类型第76-79页
     ·公共建筑第76-78页
     ·居住建筑第78-79页
   ·传统民居概述第79-80页
   ·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分析第80-99页
     ·平面型制与空间组织第80-87页
     ·建构特色第87-93页
     ·外部形象与陈设装修第93-99页
   ·重点个案介绍——关帝庙戏楼第99-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6章 古镇保护与发展构想第102-129页
   ·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第102-110页
     ·人口与社会结构第102页
     ·空间形态与交通第102-103页
     ·建筑现状第103-104页
     ·环境景观与基础设施第104-105页
     ·居民意见调查第105-110页
   ·古镇特色分析与价值定位第110-112页
     ·古镇特色分析第110-111页
     ·古镇价值评价与定位第111-112页
   ·古镇保护构想第112-121页
     ·保护原则与目标第112-113页
     ·保护内容与层次第113-115页
     ·分级保护与保护界线第115-117页
     ·建筑保护与整治第117-120页
     ·文物古迹的保护第120-121页
   ·古镇发展构想第121-128页
     ·古镇总体发展战略第121-122页
     ·老镇区发展措施第122-124页
     ·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第124-125页
     ·结合区域优势,开发古镇旅游第125-128页
   ·小结第128-129页
第7章 结语第129-131页
   ·石牌古镇研究总结第129页
   ·借鉴与展望第129-131页
附录1 论文插图来源第131-134页
附录2 参考文献目录第134-137页
附录3 石牌镇集街中段建筑现状及保护模式一览表第137-146页
附录4 石牌镇历史街区调查问卷第146-150页
附录5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150-151页
后记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环偶氮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下一篇:自首制度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