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12页 |
| 一、蝴蝶兰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9页 |
| (一) 材料 | 第9页 |
| (二)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9页 |
| (三) 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9页 |
| 二、蝴蝶兰再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 第9-12页 |
| (一) 材料 | 第9-10页 |
| (二) 方法 | 第10-1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2-15页 |
| 一、蝴蝶兰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 第12-14页 |
| (一) 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12-13页 |
| 1、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12页 |
| 2、特异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12-13页 |
| (二) 蝴蝶兰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变化 | 第13-14页 |
| 1、愈伤组织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变化 | 第13-14页 |
| 2、特异性蛋白组分的变化 | 第14页 |
| 二、蝴蝶兰种子苗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 | 第14-15页 |
| (一) 蝴蝶兰种子苗发育过程中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14页 |
| (二) 蝴蝶兰种子苗发育过程中蛋白组分的变化 | 第14-15页 |
| 讨论 | 第15-17页 |
| 结论 | 第17-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 致谢 | 第23-24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