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Co-location模式挖掘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数据挖掘综述第7-10页
     ·数据挖掘概念第7-8页
     ·数据挖掘功能第8-9页
     ·数据挖掘的过程及其应用第9-10页
   ·空间数据挖掘综述第10-12页
     ·基本概念第10-11页
     ·空间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第11-12页
   ·空间关联规则综述第12-14页
     ·空间关联规则的介绍第12-13页
     ·空间并置第13-1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第17-31页
   ·GIS的相关介绍第17-21页
     ·GIS的定义第17-19页
     ·GIS的组成第19-20页
     ·GIS的功能第20-21页
   ·GIS的工作原理第21-25页
     ·连接来源不同的信息第21-22页
     ·收集各类空间数据第22页
     ·综合各类数据第22-23页
     ·投影和地理参考第23页
     ·数据结构和元数据第23-25页
   ·GIS与空间数据挖掘的集成第25-31页
     ·GIS与SDM集成的模式第25-27页
     ·ArcGIS产品介绍第27-28页
     ·GIS空间关系模式发现的方法步骤第28-31页
第三章 基于co-location模式的空间数据挖掘介绍第31-41页
   ·空间co-location模式的基本概念第31-34页
     ·相关概念第31-34页
     ·co-location规则第34页
   ·基于完全连接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第34-38页
     ·基于完全连接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介绍第34-37页
     ·实现co-location算法的数据结构设计第37-38页
   ·co-location模式挖掘研究现状第38-41页
     ·空间co-location模式在确定数据上的研究第38-39页
     ·空间co-location模式在不确定数据上的研究第39-41页
第四章 Co-location模式挖掘在GIS平台上的实现及应用第41-53页
   ·插件式GIS框架的实现第41-44页
     ·设计思路第41-42页
     ·GIS框架的实现第42-44页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第44-45页
     ·设计思路第44页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实现第44-45页
   ·实例应用第45-53页
     ·数据选择说明第45-48页
     ·分析结果说明第48-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53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53-55页
附录第55-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的红外热像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ArcEngine的云南省土壤污染空间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