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互动效应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一、导言 | 第7-9页 |
| 二、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 | 第9-26页 |
| ·经济增长因素理论综述 | 第9-12页 |
| ·哈罗德─多马模型 | 第9-10页 |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第10-11页 |
|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1-12页 |
| ·失业理论的发展回顾 | 第12-17页 |
| ·西方失业理论综述 | 第12-15页 |
|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 | 第15-16页 |
| ·隐蔽失业和隐性失业 | 第16-17页 |
| ·中国就业问题的演进与发展 | 第17-24页 |
| ·就业和失业的概念 | 第17-20页 |
| ·中国就业问题演进 | 第20-22页 |
| ·中国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成因 | 第22-24页 |
| ·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 | 第24-26页 |
| ·国外学者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研究 | 第24页 |
| ·国内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研究 | 第24-26页 |
| 三、计量分析方法介绍 | 第26-29页 |
| ·协整 | 第26-27页 |
| ·VAR 模型和 ECM 模型 | 第27-28页 |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28-29页 |
| 四、实证分析 | 第29-35页 |
| ·变量与数据的测定 | 第29页 |
| ·模型分析 | 第29-35页 |
| ·平稳性检验 | 第30页 |
| ·协整检验 | 第30-32页 |
| ·建立 VEC 模型 | 第32-34页 |
|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4-35页 |
| 五、预测 | 第35-43页 |
| ·就业弹性系数 | 第35-40页 |
| ·趋势预测 | 第35-38页 |
| ·我国就业弹性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 第38-40页 |
| ·从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来分析如何提高就业增长率 | 第40-43页 |
| 六、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 ·国际经验 | 第43-44页 |
| ·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 第44-45页 |
| ·结论及改进 | 第45-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