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7页 |
第一章 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 第17-23页 |
·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最初引进 | 第17页 |
·留学生与近代生物学在中国的传播 | 第17-23页 |
·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 第18-19页 |
·达尔文进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第19-20页 |
·孟德尔遗传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 | 第23-30页 |
·中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概况 | 第23-25页 |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高等教育 | 第25-30页 |
·师资队伍 | 第25-26页 |
·教育理念 | 第26-27页 |
·课程体系 | 第27-28页 |
·本土化教材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研究机构 | 第30-49页 |
·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 第30-35页 |
·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 第30-33页 |
·留学生与生物研究所的本土化研究工作 | 第33-35页 |
·规模最大的生物学研究机构—静生生物调查所 | 第35-41页 |
·静生生物调查所的创建与发展 | 第36-37页 |
·留学生与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本土化研究工作 | 第37-41页 |
·最早的国立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 | 第41-45页 |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 第41-43页 |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的留学生群体分析 | 第43-45页 |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其他研究机构 | 第45-49页 |
·北平研究院动、植、生物研究所 | 第45-48页 |
·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学会 | 第49-55页 |
·创办中国近代生物学学会 | 第49-51页 |
·中国植物学会的成立 | 第50-51页 |
·中国动物学会的成立 | 第51页 |
·创办中国近代生物学刊物 | 第51-53页 |
·开展中国近代生物学学术交流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生物学的普及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承诺书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