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 第1-10页 |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选题的意义 | 第7-9页 |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 | 第7-8页 |
·选题怠义 | 第8-9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9-10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概述 | 第10-17页 |
·循环经济概念的产生与兴起 | 第10-12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0-11页 |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起源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第12-13页 |
·循环经济的特征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 第17-30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 | 第17-18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与发展现状 | 第18-22页 |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 | 第18-19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 第19-20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制度约束 | 第20-22页 |
·西部地区目前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环境状况 | 第22-24页 |
·西北地区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状况 | 第22-23页 |
·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经济状况 | 第23-24页 |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 第24-26页 |
·贵阳 | 第24-25页 |
·陕西 | 第25-26页 |
·其它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实践 | 第26-30页 |
·广东 | 第26-27页 |
·上海 | 第27-28页 |
·江苏 | 第28页 |
·浙江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及其优劣势 | 第30-36页 |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 第30-32页 |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 | 第30页 |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西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 第30-31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扩大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 第31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1-32页 |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 第32-34页 |
·区域发展的优势 | 第32页 |
·法规建设的优势 | 第32-33页 |
·实践经验的优势 | 第33页 |
·机遇发展的优势 | 第33-34页 |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 | 第34-36页 |
·公众对循环经济认知率有待提高 | 第34页 |
·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34页 |
·科技发展支撑不足 | 第34-35页 |
·制度性障碍的长期存在 | 第35页 |
·政府组织管理上的障碍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及经验总结 | 第36-42页 |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 第36-37页 |
·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 | 第37-39页 |
·德国 | 第37页 |
·日本 | 第37-38页 |
·欧盟 | 第38-39页 |
·美国 | 第39页 |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经验总结 | 第39-42页 |
第六章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 第42-48页 |
·政府层面 | 第42-45页 |
·制定和完善适合西部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法规和产业政策 | 第42-43页 |
·积极推广循环经济试点经验,有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第43页 |
·采用绿色GDP核算制度,建立新的干部考核机制 | 第43-44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44-45页 |
·企业层面 | 第45-46页 |
·加强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 | 第45页 |
·发展科技支撑 | 第45-46页 |
·公众层面 | 第46-48页 |
第七章 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