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技术发明组织的演变研究
一、科学家、技术发明家的个体研究到协作研究 | 第1-21页 |
(一) 个人发明 | 第13-17页 |
1、个人发明的定义 | 第13-14页 |
2、个人发明的特点 | 第14-17页 |
(二) 近代早期的技术协会组织 | 第17-21页 |
1、技术协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0页 |
2、技术协会组织的功能 | 第20-21页 |
二、集体研究形式的出现——工业实验室 | 第21-34页 |
(一) 工业实验室的源起 | 第21-26页 |
1、实验室的涵义和类型 | 第21-22页 |
2、工业实验室兴起的缘由 | 第22-26页 |
(二) 工业实验室的发展与巩固 | 第26-33页 |
1、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工业实验室 | 第26-28页 |
2、工业实验室的巩固和发展时期 | 第28-30页 |
3、工业实验室发展的第三阶段 | 第30-33页 |
(三) 工业实验室的组织模式 | 第33-34页 |
1、矩阵式 | 第33页 |
2、并行式 | 第33-34页 |
3、动态联盟 | 第34页 |
三、科技园——科学与工业的综合体 | 第34-45页 |
(一) 科技园的出现与发展 | 第35-42页 |
1、硅谷的出现 | 第36-37页 |
2、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 第37-42页 |
(二) 科技园的管理体制 | 第42-45页 |
1、政府管理型 | 第42-43页 |
2、大学管理型 | 第43页 |
3、公司管理型 | 第43页 |
4、基金会管理型 | 第43-45页 |
四、技术发明组织演变分析 | 第45-57页 |
(一) 个人发明活动 | 第45-49页 |
1、个体发明者地位的变化 | 第45-47页 |
2、个体发明者的有利条件 | 第47-49页 |
(二) 工业企业的发明活动 | 第49-53页 |
1、企业开展发明活动的主要原因 | 第50-51页 |
2、有组织的发明活动的有利条件 | 第51-53页 |
(三) 科技园的发明活动 | 第53-57页 |
1、科技园的优势 | 第53-55页 |
2、与工业实验室的对比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注释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