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Ad Hoc网络MAC协议研究--基于分布式并行的轮询接入

第一章 引言第1-16页
   ·无线接入技术现状及其研究意义第11-13页
   ·论文创新性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3-14页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Ad Hoc网络 MAC协议综述第16-37页
   ·Ad Hoc网络技术特征第16-19页
     ·Ad Hoc网络特征第16-18页
     ·Ad Hoc网络技术难点第18-19页
   ·无线组网的技术标准第19-27页
     ·IEEE802.11第19-23页
     ·IEEE802.11协议族第23-25页
     ·其它技术标准第25-27页
   ·无线网络 MAC接入技术第27-34页
     ·无线局域网基本接入方式第27-28页
     ·移动 Ad Hoc网络 MAC协议的研究进展第28-34页
   ·无线网络发展趋势第34-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分布式并行轮询控制策略第37-52页
   ·WTRP协议描述第37-43页
     ·WTRP控制机制第38-39页
     ·WTRP控制方法第39-43页
   ·DPWPAP协议描述第43-51页
     ·DPWPAP控制机制第43-44页
     ·节点间的多种连通结构及其接入第44-46页
     ·DPWPAP数据帧传输第46-47页
     ·DPWPAP子网间通信第47页
     ·DPWPAP帧格式第47-49页
     ·主要帧类型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DPWPAP系统建模第52-71页
   ·周期查询技术第52-55页
     ·服务质量第52-53页
     ·周期查询接入控制第53-55页
   ·WTRP协议性能分析第55-61页
     ·WTRP系统数学模型第55-58页
     ·WTRP系统实验第58-61页
   ·DPWPAP协议性能分析第61-70页
     ·DPWPAP系统建模第61-65页
     ·WTRP与 DPWPAP系统实验分析第65-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基于分布式并行策略的动态优先级接入控制第71-80页
   ·DP-BSCP接入控制第72页
     ·DP-BSCP协议描述第72页
     ·DP-BSCP数据传输第72页
   ·DP-BSCP与 DPWPAP性能比较第72-79页
     ·系统仿真条件第7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73-79页
   ·小结第79-80页
第六章 分布式并行 Ad Hoc服务器网络模型第80-99页
   ·分布式并行服务器系统的技术优势第81页
     ·可靠性第81页
     ·可用性第81页
   ·DPACP网络模型第81-83页
     ·系统中的信息分类第81-83页
     ·网络服务模型第83页
   ·DPACP描述第83-86页
     ·AP工作方式 DPACP-AP第83-84页
     ·对等工作方式 DPACP-PP第84-86页
   ·DPACP-AP/PP协议性能分析第86-95页
     ·DPACP-AP系统信息流分析第86页
     ·DPACP-PP系统信息流分析第86-87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87-95页
   ·WTRP、DPWPAP、DP-BSCP、DPACP综合性能分析第95-98页
   ·小结第98-99页
第七章 移动 Ad Hoc网络 MAC协议设计相关问题第99-105页
   ·能量耗费问题第99-100页
   ·MAC协议对路由协议的影响第100-101页
   ·安全性第101-104页
     ·MANET面临的安全威胁第101-103页
     ·安全防范第103页
     ·物理层安全——混沌通信第103-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工作第105-108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05-106页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