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芯片及其在生物嗅觉传感机理中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o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神经芯片的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神经芯片的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离体检测微电极阵列(MEA)神经芯片 | 第15-17页 |
·在体检测微电极阵列(MEA)探针芯片 | 第17-18页 |
·场效应晶体管(FET)阵列神经芯片 | 第18-21页 |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神经芯片 | 第21-23页 |
·神经芯片的应用研究 | 第23-25页 |
·用于神经元网络研究 | 第23页 |
·用于神经药理学研究 | 第23-24页 |
·用于脑的高级功能研究 | 第24页 |
·用于神经修复研究 | 第24-25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嗅觉神经芯片研究的生物学基础 | 第29-49页 |
·引言 | 第29页 |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 第29-33页 |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 第30-31页 |
·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 第31-33页 |
·神经信息的传递过程 | 第33-37页 |
·受体和跨膜信号转导 | 第33-34页 |
·神经递质与突触传递 | 第34-37页 |
·嗅觉感受的膜电位与信号转导机制 | 第37-40页 |
·嗅觉感受细胞和气味受体 | 第37-39页 |
·嗅觉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 第39-40页 |
·嗅觉信息的编码 | 第40-45页 |
·嗅觉感受细胞的嗅觉编码 | 第40-41页 |
·嗅球细胞的嗅觉编码 | 第41-44页 |
·嗅觉中枢的嗅觉编码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三章 神经芯片的细胞与培养 | 第49-65页 |
·引言 | 第49页 |
·神经芯片研究中的细胞来源 | 第49-55页 |
·原代分离培养 | 第50-51页 |
·转化细胞系传代培养 | 第51-53页 |
·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培养 | 第53-55页 |
·神经芯片的细胞培养环境条件 | 第55-57页 |
·细胞的培养环境条件 | 第55-56页 |
·神经芯片的培养条件 | 第56-57页 |
·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 | 第57-60页 |
·神经细胞的培养方法 | 第58-59页 |
·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 | 第59页 |
·嗅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 | 第59页 |
·嗅球细胞的培养方法 | 第59-60页 |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培养 | 第60-62页 |
·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 第60-61页 |
·神经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 | 第61页 |
·心肌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 第61页 |
·心肌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四章 LAPS神经芯片及其测试系统 | 第65-81页 |
·引言 | 第65页 |
·LAPS的测量原理 | 第65-68页 |
·LAPS的光生电流 | 第65-67页 |
·LAPS细胞传感器 | 第67-68页 |
·LAPS神经芯片的设计与测试原理 | 第68-72页 |
·LAPS芯片的生物相容性 | 第69页 |
·细胞与LAPS器件界面模型 | 第69-70页 |
·LAPS神经芯片的测量原理 | 第70-71页 |
·LAPS神经芯片的结构优化 | 第71-72页 |
·LAPS神经芯片的制备 | 第72-74页 |
·LAPS芯片的加工 | 第72-73页 |
·LAPS器件的封装 | 第73-74页 |
·LAPS神经芯片的测试系统 | 第74-79页 |
·LAPS的细胞胞外电位测量系统 | 第75-77页 |
·LAPS测试系统的细胞培养环境 | 第77-78页 |
·LAPS芯片测试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干细胞LAPS芯片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第81-93页 |
·引言 | 第81页 |
·细胞培养结果 | 第81-83页 |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结果 | 第81页 |
·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结果 | 第81-82页 |
·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化与培养结果 | 第82页 |
·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分化与培养结果 | 第82-83页 |
·干细胞芯片的细胞电生理检测 | 第83-86页 |
·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检测 | 第83-84页 |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检测 | 第84-85页 |
·电生理信号的参数分析 | 第85-86页 |
·干细胞芯片的药物筛选分析结果 | 第86-88页 |
·干细胞芯片分析与讨论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六章 嗅觉神经芯片用于气味检测机理的研究 | 第93-105页 |
·引言 | 第93页 |
·嗅觉神经芯片的仿生设计 | 第93-94页 |
·嗅觉细胞在LAPS表面的培养 | 第94-96页 |
·嗅觉感受细胞的培养结果 | 第95-96页 |
·嗅球细胞的培养结果 | 第96页 |
·嗅觉神经芯片的体外测试结果 | 第96-100页 |
·嗅球僧帽细胞对谷氨酸刺激的响应 | 第97-98页 |
·嗅粘膜感受细胞对气味分子的响应 | 第98-100页 |
·嗅觉神经芯片分析与讨论 | 第100-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第七章 微探针芯片及其对嗅觉传感机理的在体研究 | 第105-117页 |
·引言 | 第105页 |
·微探针及其测量系统 | 第105-108页 |
·微探针的制备 | 第105-107页 |
·循环伏安法电化学测量系统 | 第107-108页 |
·微探针的多巴胺测量 | 第108-110页 |
·微探针的Nafion处理 | 第108-109页 |
·多巴胺的溶液测量 | 第109-110页 |
·大鼠嗅粘膜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在体测量 | 第110-113页 |
·基础水平测量 | 第111-112页 |
·三叉神经刺激后测量 | 第112-113页 |
·微探针芯片结果讨论 | 第113-114页 |
·小结 | 第114-115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6页 |
·总结 | 第117-119页 |
·展望 | 第119-124页 |
·嗅觉干细胞芯片研究展望 | 第119-120页 |
·LAPS嗅觉芯片研究展望 | 第120-123页 |
·嗅觉人工突触平台研究展望 | 第123-12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28-130页 |
附录2 本文彩图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