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汽车换热器的建模与实验研究
ABSTRACT | 第1-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燃油汽车面临的问题 | 第11-14页 |
·燃油汽车与能源问题 | 第11-13页 |
·燃油汽车与环垅问题 | 第13-14页 |
·新型汽车概述 | 第14-21页 |
·电动汽车技术 | 第14-17页 |
·气动汽车 | 第17-21页 |
·本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液氮发动机台架实验研究 | 第22-40页 |
·液氮发动机的试验系统 | 第22-27页 |
·实验台架 | 第22-23页 |
·液氮发动机换热器单元 | 第23-24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4-27页 |
·液氮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 第27-29页 |
·发动机的功率 | 第27-28页 |
·发动机的气耗率 | 第28-29页 |
·液氮发动机特性分析 | 第29-33页 |
·液氮发动机速度特性 | 第29-32页 |
·液氮发动机负荷特性 | 第32-33页 |
·进气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33-39页 |
·进气压力的影响 | 第34-37页 |
·进气温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换热器的建模与计算方法 | 第40-65页 |
·常用换热器模型 | 第40-45页 |
·管内侧常见的模型 | 第40-41页 |
·空气侧常见模型 | 第41-43页 |
·数学模型常用简化方法 | 第43-45页 |
·气液两相流基础 | 第45-49页 |
·两相流的特性参数 | 第45-47页 |
·均相流动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47-49页 |
·液氮汽车换热器的数学模型 | 第49-55页 |
·模型简化假设 | 第49-50页 |
·模型的求解 | 第50-55页 |
·传热与摩擦压降的计算 | 第55-64页 |
·管内对流换热 | 第55-59页 |
·管内的压力损失计算 | 第59-61页 |
·翅片效率的计算 | 第61页 |
·换热量的计算 | 第61-62页 |
·光滑弯管对流动损失及传热的影响 | 第62-64页 |
·物性的计算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液氮发动机换热器的仿真与分析 | 第65-82页 |
·模型验证 | 第65-68页 |
·不同关联式的对比 | 第65-67页 |
·仿真值与实验值的对比 | 第67-68页 |
·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 第68-76页 |
·管内侧的性能研究 | 第68-74页 |
·空气侧的性能研究 | 第74-76页 |
·换热器的逆求 | 第76-78页 |
·流体的假设 | 第76-77页 |
·逆向的仿真结果 | 第77-78页 |
·液氮汽车换热器的结霜分析 | 第78-81页 |
·换热器的结霜原理 | 第78-80页 |
·除霜方法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6页 |
·工作总结 | 第82页 |
·展望内网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