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木素过氧化物酶和乙二醛氧化酶的共固定化及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3页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介绍第11-13页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简介第11页
     ·降解的主要酶系统第11-13页
   ·木素过氧化物酶(LiP)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基本结构和性质第13-14页
     ·LiP的催化反应第14-19页
   ·乙二醛氧化酶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GLOX的酶学性质第19-22页
     ·GLOX的可逆失活:第22-24页
   ·过氧化物酶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第24-33页
     ·氧化去氢反应第26-27页
     ·氧化卤化作用第27-28页
     ·H_2O_2歧化反应第28页
     ·氧转移反应——过氧化物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第28-33页
第二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产木素过氧化物酶及乙二醛氧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3-49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8页
     ·黄孢原毛平革菌生长曲线及产酶曲线第36-37页
     ·不同碳、氮源组合对产酶的影响第37-39页
       ·碳源物质对产酶的影响第37-38页
       ·氮源物质对产酶的影响第38页
       ·碳、氮源组合对产酶的影响第38-39页
     ·不同C、N源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39-41页
       ·C源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39-40页
       ·N源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第40-41页
     ·与溶氧有关的因素的正交试验第41-43页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第43-44页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44-45页
     ·几个重要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第45-48页
       ·维生素_(B1)对产酶的影响第45页
       ·Tween-80对产酶的影响第45-46页
       ·苯甲醇对产酶的影响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木素过氧化物酶和乙二醛氧化酶的初步分离提取第49-58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除多糖的研究第54-55页
     ·浓缩第55-56页
     ·盐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木素过氧化物酶和乙二醛氧化酶的共固定化研究第58-66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共固定化顺序的选择第60-61页
     ·载体活化剂种类的确定第61页
     ·加酶量对双酶共固定化的影响第61-62页
     ·戊二醛浓度对双酶共固定化的影响第62-63页
     ·戊二醛处理时间第63-64页
     ·固定化时间的优化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木素过氧化物酶和乙二醛氧化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第66-86页
   ·材料与方法第67-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5页
     ·H_2O_2可能对2-萘酚和苯甲硫醚产生自发氧化作用的验证试验第75页
     ·反应过程曲线第75-77页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77-79页
     ·添加H_2O_2对酶反应的影响第79-81页
     ·添加甲基乙二醛对酶反应的影响第81-82页
     ·有机共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第82页
     ·反应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第82-84页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催化效果的比较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7页
致谢第97-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丙烯酸酯侧链型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下一篇:科学计算中的几何多态模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