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1-12页 |
| 第2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性质 | 第12-19页 |
| ·单位犯罪的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 ·关于本罪性质的争议 | 第13-17页 |
| ·自然人犯罪论 | 第14-15页 |
| ·不纯正的单位犯罪论 | 第15页 |
| ·纯正的单位犯罪论 | 第15-17页 |
| ·本文的观点 | 第17-19页 |
| 第3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要件 | 第19-23页 |
| ·客体要件简述 | 第19-20页 |
| ·本罪的客体要件 | 第20-23页 |
| ·关于本罪客体要件的争议 | 第20页 |
| ·简要评价及本文的观点 | 第20-23页 |
| 第4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要件 | 第23-46页 |
| ·客观要件简述 | 第23页 |
| ·本罪客观要件的基本问题 | 第23页 |
| ·实行行为——集体私分 | 第23-34页 |
| ·违反国家规定 | 第24-25页 |
| ·以单位名义 | 第25-26页 |
| ·集体私分给个人 | 第26-33页 |
| ·数额较大 | 第33-34页 |
| ·行为对象——国有资产 | 第34-46页 |
| ·国有资产概述 | 第34-36页 |
| ·刑法上的国有资产 | 第36-37页 |
| ·作为本罪对象的国有资产 | 第37-39页 |
| ·混合性资产问题 | 第39-46页 |
| 第5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要件 | 第46-56页 |
| ·主体要件简述 | 第46页 |
| ·单位犯罪主体 | 第46-53页 |
| ·国家机关 | 第46-47页 |
| ·国有公司、企业 | 第47-50页 |
| ·国有事业单位 | 第50页 |
| ·人民团体 | 第50-51页 |
| ·关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 | 第51-53页 |
| ·单位内部的自然人主体 | 第53-56页 |
|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第54页 |
|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第54-56页 |
| 第6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要件 | 第56-59页 |
| ·主观要件简述 | 第56页 |
| ·关于本罪主观要件的争议 | 第56-57页 |
| ·主观故意的具体内容 | 第57-58页 |
| ·犯罪目的和动机 | 第58-59页 |
| 第7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 | 第59-64页 |
| ·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59-60页 |
| ·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 第60-64页 |
| ·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 第60-62页 |
| ·本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 第62-64页 |
| 第8章 结论 | 第64-66页 |
| ·研究总结 | 第64-65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
| 声明 | 第69-70页 |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