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营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 ·可行性论证 | 第14-1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2 某型导弹营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3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某型导弹营监控系统的任务和功能 | 第18-19页 |
| ·主要任务 | 第18-19页 |
| ·营监控系统功能 | 第19页 |
| ·某型导弹营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第19-22页 |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19-21页 |
| ·系统特点 | 第21页 |
|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分配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3-40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串行口通信技术 | 第23-26页 |
| ·数据传送方式 | 第23-24页 |
| ·串行数据通信硬件RS-232C 标准 | 第24-26页 |
| ·某型导弹营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6-35页 |
| ·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 ·系统可靠性指标要求 | 第27页 |
| ·通信网络选取 | 第27-29页 |
| ·硬件组成原理 | 第29-32页 |
| ·硬件综合设计 | 第32-35页 |
| ·监控系统硬件接口技术 | 第35-39页 |
| ·硬件通信技术 | 第35-38页 |
| ·数据长线传输与隔离 | 第38-39页 |
| ·密码锁接口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故障辅助分析系统设计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基本内容与组成 | 第40-42页 |
| ·基本组成 | 第40-41页 |
| ·基本内容 | 第41-42页 |
| ·知识的来源与结构设计 | 第42-46页 |
| ·知识的来源 | 第42页 |
| ·知识的表示 | 第42-43页 |
|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3-46页 |
| ·人机界面和数据库管理 | 第46-47页 |
| ·人机界面 | 第46页 |
| ·数据库管理 | 第46-47页 |
| ·搜索算法 | 第47-49页 |
| ·排序 | 第47-48页 |
| ·关键词匹配 | 第48页 |
| ·字符串匹配算法 | 第48-49页 |
| ·故障辅助分析系统应用举例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5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63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监控系统串行通信协议 | 第51-56页 |
| ·数据链路协议 | 第51-52页 |
| ·营监控系统串行通信协议 | 第52-56页 |
| ·软件支持环境 | 第56页 |
| ·通信协议的实现 | 第56-58页 |
| ·通信协议在测试软件中的实现 | 第56-57页 |
| ·通信协议在监控软件中的实现 | 第57-58页 |
| ·程序工作流程设计 | 第58-60页 |
| ·系统逻辑流程 | 第58-59页 |
| ·程序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 ·系统数据结构 | 第60-62页 |
| ·营监控主程序串口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 ·数据块和文件读写 | 第61页 |
| ·营监控软件命令和状态信息 | 第61-62页 |
| ·排监控软件串口参数设置 | 第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6 营监控系统运行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监控的正确性、实时性考察 | 第63-64页 |
| ·测发系统向排监控计算机发送数据 | 第63页 |
| ·控制台状态采集 | 第63页 |
| ·排监控计算机向营监控主计算机传送数据和状态 | 第63-64页 |
| ·XX 小时实时发射流程 | 第64页 |
| ·对重要部位的监控考察 | 第64-65页 |
| ·发射场坪的监视 | 第64页 |
| ·导弹弹上状态监视 | 第64页 |
| ·操作间监视 | 第64-65页 |
| ·密码锁控制 | 第65页 |
| ·系统可靠性评估 | 第65-69页 |
| ·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 第65页 |
| ·故障分析约定 | 第65页 |
| ·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 第65页 |
| ·监控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 | 第65-67页 |
| ·系统可靠性试验验证评估 | 第67-68页 |
| ·系统软件可靠性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76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