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 第1-14页 |
·本文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本文力求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界定——准公共产品 | 第14-30页 |
第1章 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第三方信用工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 第14-21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与融资困境 | 第14-18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4-16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集中体现在贷款难 | 第16-17页 |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两种思路比较 | 第17-18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应运而生 | 第18-21页 |
·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作用机制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定位——准公共产品 | 第21-30页 |
·准公共产品与信用担保 | 第21-26页 |
·准公共产品的定义、特征与纯度 | 第21-25页 |
·信用担保是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 | 第25-26页 |
·公共财政政策与政策性担保机构 | 第26-30页 |
·公共财政政策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 第26-27页 |
·各国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运作情况 | 第27-28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主体——政策性担保机构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效率研究 | 第30-65页 |
第3章 效率标准与市场失灵 | 第30-36页 |
·效率标准 | 第30-33页 |
·效率的经济含义 | 第30-31页 |
·帕累托效率标准 | 第31-32页 |
·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 | 第32-33页 |
·本文对效率的界定 | 第33页 |
·市场失灵 | 第33-36页 |
·造成市场失灵的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市场失灵中的政府财政政策 | 第34-36页 |
第4章 信用担保介入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效率分析 | 第36-42页 |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低效率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 第36-38页 |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退化 | 第36-37页 |
·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号的修正 | 第37-38页 |
·社会总体福利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效率分析 | 第38-42页 |
·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信贷配给理论 | 第38-39页 |
·信贷配给条件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局部均衡的低效率 | 第39-40页 |
·信用担保介入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局部均衡向总体福利均衡收敛 | 第40-42页 |
第5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供给与效率研究 | 第42-59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供给主体与效率 | 第42-49页 |
·信用担保产品的供给主体 | 第42-44页 |
·信用担保产品不同的供给主体效率分析 | 第44-48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模式和运作方式比较 | 第48-49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产品的成本补偿与效率 | 第49-54页 |
·信用担保产品成本的补偿方式 | 第49-51页 |
·信用担保产品成本补偿效率分析 | 第51-53页 |
·直接补贴与间接补贴效率分析 | 第53-54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产品的定价与效率 | 第54-59页 |
·准公共产品定价的不同思路 | 第54-55页 |
·信用担保产品不同定价方式效率分析 | 第55-56页 |
·对信用担保产品定价的思考 | 第56-59页 |
第6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9-6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 | 第59-61页 |
·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