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6页 |
导论 | 第16-20页 |
第一章 船舶抵押权概述 | 第20-34页 |
第一节 船舶抵押权的概念 | 第20-31页 |
一、船舶抵押权的定义 | 第20-22页 |
二、船舶抵押权的性质 | 第22-25页 |
三、船舶抵押权的特点 | 第25-27页 |
四、船舶抵押权的种类 | 第27-31页 |
第二节 船舶抵押权的法律渊源 | 第31-32页 |
一、国内法渊源 | 第31页 |
二、国际法渊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船舶抵押权的历史 | 第32-34页 |
第二章 船舶抵押权的法律冲突 | 第34-65页 |
第一节 船舶抵押权设定的法律冲突 | 第34-42页 |
一、设定主体 | 第34-36页 |
二、设定客体 | 第36页 |
三、设定方式 | 第36-42页 |
第二节 船舶抵押权效力的法律冲突 | 第42-65页 |
一、担保的债权范围 | 第42-44页 |
二、船舶抵押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范围 | 第44-49页 |
三、船舶抵押权的次序 | 第49-53页 |
四、船舶抵押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受偿顺位 | 第53-55页 |
五、船舶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 | 第55-60页 |
六、船舶抵押权的实现 | 第60-65页 |
第三章 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第65-79页 |
第一节 相关公约主要内容简评 | 第65-69页 |
一、内容简介 | 第65-67页 |
二、比较分析 | 第67-69页 |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立法例 | 第69-71页 |
一、英国 | 第69页 |
二、美国 | 第69页 |
三、德国 | 第69-70页 |
四、法国 | 第70页 |
五、日本 | 第70页 |
六、中国 | 第70-71页 |
第三节 船旗国法的适用 | 第71-79页 |
一、学说简评 | 第71-74页 |
二、船旗国法的适用范围 | 第74-76页 |
三、方便旗问题与船旗国法的适用 | 第76-79页 |
第四章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第79-100页 |
第一节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法律冲突 | 第79-84页 |
一、在建船舶抵押权设定的法律冲突 | 第79-82页 |
二、在建船舶抵押权效力的法律冲突 | 第82-84页 |
第二节 在建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第84-100页 |
一、《1967年在建船舶权利登记公约》评析 | 第84-95页 |
二、《1967年在建船舶权利登记公约》的启示 | 第95-98页 |
三、新建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第98-100页 |
第五章 光船租赁与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 | 第100-116页 |
第一节 光船租赁的概念 | 第100-102页 |
一、定义 | 第100页 |
二、特点 | 第100-102页 |
第二节 光船租赁的登记 | 第102-109页 |
一、光租登记的意义 | 第102-103页 |
二、几个典型国家的光租登记制度 | 第103-109页 |
三、光租登记的效力 | 第109页 |
第三节 光租登记对船舶抵押权法律适用的影响 | 第109-1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9-110页 |
二、光租转籍时已登记船舶抵押权承认的准据法 | 第110-114页 |
三、光租转籍时已登记船舶抵押权执行的准据法 | 第114-116页 |
第六章 船舶优先权的法律适用与船舶抵押权 | 第116-132页 |
第一节 Maritime Liens的内涵 | 第116-119页 |
一、罗马法和《罗得海法》中的Maritime Liens | 第116页 |
二、相关公约中的Maritime Liens | 第116-117页 |
三、《美国法典》中的Maritime Liens | 第117-118页 |
四、Maritime Liens的本质 | 第118-119页 |
第二节 船舶优先权的法律冲突 | 第119-121页 |
一、典型国家有关实体规则的立法例 | 第119-120页 |
二、简评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船舶优先权的法律适用 | 第121-132页 |
一、相关公约简评 | 第121-125页 |
二、典型国家的立法例 | 第125-130页 |
三、对我国船舶优先权准据法立法的启示 | 第130-132页 |
第七章 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适用与船舶抵押权 | 第132-157页 |
第一节 应收款转让的法律内涵 | 第132-133页 |
一、应收款转让的意义 | 第132页 |
二、应收款转让的法律关系 | 第132页 |
三、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适用与船舶抵押权的关系 | 第132-133页 |
第二节 船舶应收款转让的法律冲突 | 第133-138页 |
一、船舶应收款优先权的法律冲突 | 第133-134页 |
二、船舶应收款转让效力的法律冲突 | 第134-135页 |
三、转让人与受让人关系的法律冲突 | 第135-136页 |
四、受让人与债务人关系的法律冲突 | 第136-138页 |
第三节 船舶应收款转让的法律适用 | 第138-157页 |
一、2001年《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款转让公约》第五章评析 | 第138-148页 |
二、1980年《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12条评析 | 第148-154页 |
三、对我国应收款转让准据法立法的启示 | 第154-157页 |
结论 | 第157-163页 |
一、确定性还是灵活性?——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 | 第157-158页 |
二、船舶抵押权冲突规则体系的创设 | 第158-162页 |
三、立法建议 | 第162-16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63-170页 |
后记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