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露天矿开采论文

渗流与应力耦合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6页
 1.1 地下水渗流对岩土工程与采矿活动的影响第8-12页
  1.1.1 地下水的开发导致地面沉陷第8页
  1.1.2 地下水是坑道施工的主要障碍和威胁第8-9页
  1.1.3 地下水运动可诱发地震第9页
  1.1.4 地下水与大坝安全密切相关第9-10页
  1.1.5 地下水是决定岩土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第10-12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第14-16页
第2章 裂隙岩体渗流理论及本构模型第16-30页
 2.1 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第16-18页
 2.2 裂隙岩体渗流研究现状第18-21页
  2.2.1 单一裂隙渗流基本规律研究第19-20页
  2.2.2 裂隙几何特性研究第20-21页
 2.3 裂隙岩体的分类第21-25页
  2.3.1 岩体结构面的分类第21-22页
  2.3.2 岩体的分类第22页
  2.3.3 内部空间结构及其简化模型第22-25页
 2.4 单裂隙渗流特性及其与应力耦合作用研究第25-28页
  2.4.1 单裂隙水流运动基础-立方定律第26-27页
  2.4.2 立方定律的修正第27页
  2.4.3 单裂隙水流运动的研究和数值模拟第27-28页
 2.5 单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研究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裂隙岩体渗流计算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第30-40页
 3.1 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第30-31页
  3.1.1 拟稳态流模型第31页
  3.1.2 非稳态流模型第31页
 3.2 非双重介质模型第31-33页
  3.2.1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第31-32页
  3.2.2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第32-33页
 3.3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第33-36页
  3.3.1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基本方程第33-34页
  3.3.2 等效渗透张量的计算公式第34页
  3.3.3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第34-36页
 3.4 离散力学网络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第36-38页
  3.4.1 裂隙单元面上的水流运动方程第36-37页
  3.4.2 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第37-38页
 3.5 裂隙岩体渗流的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第38-39页
  3.5.1 耦合模型的提出与基本思想第38页
  3.5.2 两系统的耦合条件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渗流与应力耦合有限元分析第40-48页
 4.1 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第40-47页
  4.1.1 位移控制方程第40-42页
  4.1.2 渗流基本方程第42-43页
  4.1.3 全耦合有限元支配方程第43-47页
 4.2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地下水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第48-56页
 5.1 渗流对边坡稳定影响的机理第48-52页
  5.1.1 水对岩土体产生的物理作用第49-50页
  5.1.2 水对岩土体产生的化学作用第50页
  5.1.3 水对岩土体产生的力学作用第50-52页
  5.1.4 水对滑坡体C、Ф值的影响第52页
 5.2 渗流对土质边坡的影响第52-53页
 5.3 渗流对岩质边坡的影响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6章 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在矿山中的应用第56-80页
 6.1 矿山概况第56页
 6.2 矿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56-59页
  6.2.1 矿区工程地质第56-57页
  6.2.2 矿区水水文地质第57-59页
 6.3 北帮边坡概况第59-64页
  6.3.1 北帮现状第60-61页
  6.3.2 北帮地质构造特征第61-62页
  6.3.3 北帮水文特征第62-64页
 6.4 现场实测试验第64-71页
  6.4.1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调查第65页
  6.4.2 岩体超声波测试第65-67页
  6.4.3 露天边坡地表位移监测第67-68页
  6.4.4 露天边坡岩体内部位移监测第68-69页
  6.4.5 爆破振动测试第69-71页
 6.5 金堆城北帮边坡稳定性计算模拟分析第71-80页
  6.5.1 模型的建立第72-74页
  6.5.2 结果分析第74-8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7.1 结论第80-81页
 7.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爆索爆炸加载下圆柱壳体结构响应研究
下一篇: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在水分快速测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