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所用英文简写及略称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 第10-16页 |
·基因组研究的历史回顾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 | 第11-14页 |
·后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 第14页 |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 第14-16页 |
2.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 第16-18页 |
·SNP 定义 | 第16页 |
·SNP 特点 | 第16-17页 |
·SNP 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SNP 的医学意义和应用 | 第18页 |
3.m dm2 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mdm2 基因的发现 | 第19页 |
·mdm2 基因特点 | 第19页 |
·Mdm2 蛋白及其作用 | 第19-20页 |
·mdm2 基因与p53 相互作用的调节 | 第20-21页 |
·Mdm2 蛋白的其它功能 | 第21页 |
·mdm2 基因在人类肿瘤的扩增和表达 | 第21-22页 |
·mdm2 基因与肺癌 | 第22-23页 |
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 第23-25页 |
·肺癌流行病学 | 第23页 |
·肺癌病因学 | 第23-24页 |
·肺癌病理学 | 第24页 |
·肺癌的临床表现 | 第24页 |
·肺癌的诊断 | 第24页 |
·辐射敏感性 | 第24-25页 |
5. 立题依据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1. 试剂 | 第26页 |
2. 器材 | 第26页 |
3. 仪器 | 第26-27页 |
4.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样本来源 | 第27页 |
·诊断及分期标准 | 第27页 |
·血样及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 第27页 |
·样本的复核 | 第27页 |
5. 确定候选基因及候选基因上的SNP | 第27-28页 |
·查找与疾病相关的染色体阳性区域 | 第27-28页 |
·确定候选基因上含有RFLP 位点的SNP | 第28页 |
·杂合度鉴定 | 第28页 |
6. 引物设计及酶切片段 | 第28-29页 |
7. 基因分型 | 第29-31页 |
·人基因组DNA 提取 | 第29-30页 |
·PCR 扩增 | 第30页 |
·限制性酶切 | 第30-31页 |
8. 数据库建立 | 第31页 |
9. 统计学处理 | 第31-33页 |
·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 | 第31-32页 |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 | 第32页 |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易感性的相关性 | 第32页 |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辐射敏感性的相关性 | 第32页 |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临床症状及病理类型关联性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1. mdm2 基因的PCR 扩增及酶切图谱 | 第33页 |
2. mdm2 等位基因频数分布 | 第33-34页 |
3.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 第34-35页 |
4.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易感性的相关性 | 第35页 |
5.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辐射敏感性的相关性 | 第35页 |
6.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临床症状关联性分析 | 第35-37页 |
·GG 基因型与症状的关系 | 第36页 |
·AG 基因型与症状的关系 | 第36页 |
·AA 基因型与症状的关系 | 第36-37页 |
7.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病理的关联性分析 | 第37-39页 |
·GG 基因型与病理的关系 | 第37页 |
·AG 基因型与病理的关系 | 第37-38页 |
·AA 基因型与病理的关系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4页 |
1.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易感性 | 第40-41页 |
2.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辐射敏感性 | 第41页 |
3.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症状 | 第41页 |
4. mdm2 基因多态性与NSCLC 病理类型 | 第41-42页 |
5. 5NP 研究的几种新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SNP 研究的几种新方法 | 第42页 |
·SNP 研究的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6. 结束语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中文摘要 | 第50-54页 |
Abstract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