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纠纷司法解决机制研究
第一章 政府采购纠纷 | 第1-22页 |
·政府采购纠纷的概念 | 第8页 |
·政府采购纠纷的特点 | 第8-10页 |
·纠纷的主体至少一方为行政机关 | 第8-9页 |
·纠纷类型呈多样化 | 第9页 |
·部分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仍然缺位 | 第9-10页 |
·政府采购纠纷的分类 | 第10-13页 |
·按阶段分类 | 第10-12页 |
·其他分类 | 第12-13页 |
·政府采购纠纷的解决途径 | 第13-22页 |
·应遵循的原则 | 第14-16页 |
·《政府采购协定》的规定 | 第16页 |
·其它国家或地区解决纠纷的途径 | 第16-18页 |
·司法外途径解决纠纷的简析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政府采购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 | 第22-32页 |
·司法解决政府采购纠纷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诉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22-23页 |
·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司法解决政府采购纠纷的现实意义 | 第25-28页 |
·有利于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发展 | 第25-26页 |
·有利于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 | 第26-27页 |
·有利于发挥政府采购的政府职能 | 第27页 |
·有利于保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 第27页 |
·有利于我国和世界接轨 | 第27-28页 |
·政府采购纠纷司法解决的制度构想 | 第28-32页 |
·利用现有诉讼制度 | 第29-31页 |
·建立新的诉讼制度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政府采购抽象行政行为纠纷的司法解决 | 第32-42页 |
·政府采购中可能引起纠纷的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 第32-33页 |
·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机制的缺失 | 第33-34页 |
·司法途径解决政府采购抽象行政行为纠纷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没有本质区别 | 第34页 |
·违法政府采购抽象行政行为危害更大 | 第34-35页 |
·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合法 | 第35-36页 |
·司法途径与其它途径不冲突 | 第36页 |
·国外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情况 | 第36-37页 |
·政府采购抽象行政行为纠纷司法解决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37-42页 |
·原告资格的确定 | 第37-38页 |
·行为违法的确定 | 第38-39页 |
·审查范围的设定 | 第39-40页 |
·审查主体的设定 | 第40-41页 |
·裁判形式的构想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政府采购支出纠纷的司法解决 | 第42-50页 |
·政府采购支出纠纷 | 第42页 |
·通过纳税人诉讼解决政府采购支出纠纷 | 第42-47页 |
·纳税人诉讼概述 | 第42-44页 |
·纳税人诉讼的法理基础 | 第44-45页 |
·纳税人诉讼在解决政府采购纠纷中的作用 | 第45-47页 |
·我国有必要建立纳税人诉讼 | 第47页 |
·纳税人诉讼制度的具体运用 | 第47-50页 |
·明确规定纳税人的诉权 | 第48页 |
·特别规定纳税人诉讼程序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订立纠纷的司法解决 | 第50-58页 |
·政府采购合同订立纠纷 | 第50-51页 |
·建立第三人诉讼制度解决政府采购合同订立纠纷 | 第51-54页 |
·第三人诉讼制度概述 | 第51页 |
·第三人诉讼理论的演进 | 第51-53页 |
·建立第三人诉讼的作用 | 第53-54页 |
·第三人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 | 第54-58页 |
·第三人的确定 | 第54-56页 |
·举证责任 | 第56页 |
·裁判类型 | 第56-57页 |
·赔偿范围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