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2页 |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流变 | 第12-33页 |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回溯 | 第12-27页 |
·计算机文化论 | 第12-16页 |
·计算机工具论 | 第16-20页 |
·文化论再升温 | 第20-22页 |
·信息文化观 | 第22-27页 |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总结与问题 | 第27-33页 |
·课程发展小结 | 第27-28页 |
·积淀问题分析 | 第28-33页 |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教育转向 | 第33-46页 |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借鉴 | 第33-38页 |
·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 | 第33-34页 |
·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学 | 第34-35页 |
·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视野 | 第35-38页 |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时代背景 | 第38-42页 |
·趋基础教育改革之势 | 第38-40页 |
·合课程自身发展之需 | 第40-42页 |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历史意义 | 第42-46页 |
·促进课程价值统一 | 第42-44页 |
·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解析 | 第46-68页 |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相互作用 | 第46-55页 |
·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 | 第46-49页 |
·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文化的作用 | 第49-55页 |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第55-68页 |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 | 第55-63页 |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 | 第63-68页 |
第四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 第68-96页 |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 | 第68-73页 |
·双本体观适用的原因 | 第69-72页 |
·双本体观的指导意义 | 第72-73页 |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确定 | 第73-77页 |
·信息素养认识概述 | 第74-76页 |
·信息素养概念辨析 | 第76-77页 |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建设 | 第77-90页 |
·内容建设的目标维度:兼顾技术性与文化性 | 第78-82页 |
·内容建设的学生维度:兼顾阶段性与系统性 | 第82-88页 |
·内容建设的过程维度:兼顾预设性与生成性 | 第88-90页 |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编写 | 第90-96页 |
·教材编写的整体原则 | 第90-93页 |
·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 | 第93-96页 |
第五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 第96-114页 |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原则 | 第96-108页 |
·重视过程与文化体验 | 第97-102页 |
·需求导向与文化建构 | 第102-105页 |
·全面促进与文化适应 | 第105-106页 |
·弘扬个性与文化创新 | 第106-108页 |
·信息技术课程创生的策略 | 第108-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