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概论 | 第14-24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一) 董事、经理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 信义义务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确立 | 第16-18页 |
(一) 董事信义义务的确立 | 第16页 |
(二) 经理信义义务的确立 | 第16-18页 |
三、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内容和标准 | 第18-24页 |
(一) 信义义务类型化的争论 | 第18-20页 |
(二) 信义义务的行为标准 | 第20-21页 |
(三) 信义义务的审查标准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基础 | 第24-40页 |
一、 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 | 第24-33页 |
(一) 英美法系下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 | 第24-28页 |
(二) 大陆法系下董事、经理法律地位的差异 | 第28-32页 |
(三) 小结 | 第32-33页 |
二、 董事、经理事实地位的差异 | 第33-35页 |
(一) 董事角色的转化 | 第33页 |
(二) 经理地位的异化 | 第33-34页 |
(三) 事实地位的差异需要信义义务的区分 | 第34-35页 |
三、 董事、经理在公司中的职能作用的差异 | 第35-40页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董事、经理职能的差异 | 第36-38页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董事、经理职能的差异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价值 | 第40-49页 |
一、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理论价值 | 第40-44页 |
(一) 完善信义义务理论的发展 | 第40-42页 |
(二) 强化董事、经理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分工 | 第42-43页 |
(三) 完善信义义务制度体系 | 第43-44页 |
二、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现实价值 | 第44-49页 |
(一)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46页 |
(二) 适应现代公司的发展 | 第46-47页 |
(三) 促进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模式 | 第49-58页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区分 | 第49-53页 |
(一) 董事、经理注意义务的区分 | 第50-51页 |
(二) 董事、经理其他信义义务的区分 | 第51-53页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的区分 | 第53-58页 |
(一) 董事、经理忠实义务的区分 | 第53-56页 |
(二) 董事、经理注意义务的区分 | 第56-57页 |
(三) 董事、经理信息披露义务的区分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 | 第58-67页 |
一、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必要性 | 第58-63页 |
(一) 我国董事、经理法律地位和职能的差异 | 第58-61页 |
(二) 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经理信义义务规定的不足 | 第61-62页 |
(三)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区分的现实意义 | 第62-63页 |
二、 我国董事、经理信义义务的区分模式 | 第63-67页 |
(一)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的区分 | 第64页 |
(二) “经理中心主义”下的区分 | 第64-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