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言第8-9页
第一章 辩诉交易本体概览第9-29页
 一、辩诉交易的源流溯求第9页
 二、辩诉交易的基本内容第9-13页
 三、辩诉交易的理论基础第13-19页
  (一) 辩诉交易的哲学基础第13-14页
  (二) 辩诉交易的文化基础第14-16页
  (三) 辩诉交易的价值基础第16-17页
  (四) 辩诉交易的结构基础第17-18页
  (五) 辩诉交易的制度基础第18-19页
 四、辩诉交易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第19-29页
  (一) 辩诉交易在美国的运行状况第19-21页
  (二) 辩诉交易在英国的实践第21-22页
  (三) 辩诉交易在意大利的适用:依当事人的要求适用刑罚程序第22-24页
  (四)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制度第24-26页
  (五) 辩诉交易在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的传播发展第26-29页
第二章 辩诉交易的理论之争第29-35页
 一、辩诉交易在国外的存废之争第29-31页
  (一) 支持派第29-30页
  (二) 反对派第30页
  (三) 改革派第30-31页
 二、辩诉交易在中国的理论辩讨第31-35页
  (一) 肯定说第31-32页
  (二) 否定说第32-34页
  (三) 缓行说第34-35页
第三章 中国建立辩诉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5-44页
 一、中国建立辩诉交易的必要性第35-40页
 二、中国建立辩诉交易的可行性第40-44页
第四章 中国诉辩协商制度的构建第44-56页
 一、诉辩协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第44-45页
  (一) 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原则第44页
  (二) 公正与效率并重原则第44-45页
  (三) 意思自治原则第45页
  (四) 循序渐进原则第45页
 二、诉辩协商的制度设计第45-50页
  (一) 诉辩协商的适用范围第45-46页
  (二) 诉辩协商的主体第46-47页
  (三) 诉辩协商的内容第47-48页
  (四) 诉辩协商的程序第48-49页
  (五) 诉辩协商的保障制度第49页
  (六) 诉辩协商的监督机制第49-50页
 三、中国诉辩协商制度构建下的刑事审判程序之改造第50-56页
  (一) 证据开示第51-52页
  (二) 问罪程序第52页
  (三) 速决程序第52-53页
  (四) 诉辩协商第53页
  (五) 普通程序第53-54页
  (六) 简略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转化第54-56页
第五章 中国诉辩协商制度与检察官之起诉裁量权、法官之裁判权、律师之辩护权第56-66页
 一、中国诉辩协商制度与检察官之起诉裁量权第56-57页
 二、中国诉辩协商制度与法官之裁判权第57-59页
 三、中国诉辩协商制度与律师之辩护权第59-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5-Fu合用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