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物理学论文--土壤水分论文

宁夏河东沙地过渡带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1 沙地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第1-13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外沙地水分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柠条、赖草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柠条、赖草的蒸腾及水势研究现状第11页
 1.5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7页
 2.1 研究内容第13页
 2.2 研究方法第13-15页
  2.2.1 土壤含水量定位监测第13页
  2.2.2 土壤容重测定第13-14页
  2.2.3 田间持水量测定第14页
  2.2.4 凋萎系数测定第14页
  2.2.5 植物蒸腾速率测定第14页
  2.2.6 植物水势测定第14页
  2.2.7 小气候观测第14-15页
  2.2.8 水面蒸发量测定第15页
 2.3 样地选择第15-16页
 2.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7-19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17页
 3.2 气候与气象第17页
 3.3 水文地质第17-18页
 3.4 地形地貌第18页
 3.5 土壤状况第18-19页
4 土壤水分循环过程及水量平衡模型第19-22页
 4.1 土壤水分循环过程第19页
 4.2 水量平衡模型第19-20页
 4.3 地表径流量计算第20-21页
 4.4 土壤贮水量计算第21页
 4.5 降水量第21-22页
5 裸地土壤蒸发研究第22-27页
 5.1 裸地土壤贮水量平衡分析第23-24页
  5.1.1 贮水量平衡计算第23页
  5.1.2 不同水文年份土壤贮水量平衡分析第23-24页
 5.2 水面蒸发量、土壤蒸发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研究第24-25页
  5.2.1 水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的关系第24-25页
  5.2.2 土壤蒸发量、水面蒸发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第25页
 5.3 不同水文年份裸地土壤水分动态第25-27页
  5.3.1 裸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第25-26页
  5.3.2 裸地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第26-27页
  5.3.3 裸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第27页
6 植物蒸腾速率、叶水势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7-40页
 6.1 柠条、赖草蒸腾速率的日、季变化第28-31页
  6.1.1 柠条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第28-30页
  6.1.2 赖草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第30-31页
  6.1.3 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第31页
 6.2 叶水势的日、季动态和种间比较第31-34页
  6.2.1 叶水势的日、季动态第32-33页
  6.2.2 叶水势的种间比较第33-34页
 6.3 土壤水分与蒸腾速率的关系第34-36页
 6.4 蒸腾速率与叶水势的关系第36-38页
 6.5 空气湿度、地温和气温对植物蒸腾的影响第38-40页
7 柠条、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水量平衡分析第40-51页
 7.1 柠条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0-43页
  7.1.1 柠条物候期第40页
  7.1.2 丰水年柠条地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0-41页
  7.1.3 平水年柠条地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1页
  7.1.4 柠条地的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特征第41-42页
  7.1.5 柠条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第42-43页
 7.2 赖草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3-45页
  7.2.1 赖草的物候期第43页
  7.2.2 丰水年赖草地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3页
  7.2.3 平水年赖草地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第43-44页
  7.2.4 赖草地的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特征第44-45页
  7.2.5 赖草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第45页
 7.3 柠条、赖草地植物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第45-49页
  7.3.1 柠条地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第46-47页
  7.3.2 赖草地土壤贮水量动态变化第47-49页
 7.4 柠条、赖草地土壤水量平衡分析第49-50页
  7.4.1 沙地植物单株耗水量的估算第49页
  7.4.2 植物耗水量估算第49-50页
 7.5 样地水量平衡分析第50-51页
8 结论与讨论第51-54页
 8.1 裸露沙地水分蒸发特征第51页
 8.2 沙地植物水分生理特征研究第51-52页
  8.2.1 蒸腾变化特征第51页
  8.2.2 水势变化特征第51页
  8.2.3 土壤水分与蒸腾的关系第51-52页
  8.2.4 蒸腾速率与叶水势第52页
  8.2.5 蒸腾与其它环境因素的关系第52页
 8.3 沙地土壤水分特征第52-53页
  8.3.1 柠条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第52页
  8.3.2 赖草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第52-53页
  8.3.3 试验样地水量平衡分析第53页
 8.4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导师简介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第60-61页
附录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1在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中的作用
下一篇:河南省某地HIV/AIDS的流行现状及其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