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铜、镍和铬单一和联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9页
 前言第13-14页
 1.重金属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4-22页
   ·铜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第15-18页
   ·铬对植物的毒性研究进展第18-20页
   ·镍对植物的影响第20-22页
 2.联合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联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第23页
   ·联合作用的评定方法第23-24页
   ·重金属对植物联合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6-29页
   ·实验材料选择的意义第26-28页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第28-29页
第二章 李村河污染状况调查第29-37页
 1.实验部分第29-35页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第29-30页
   ·水样的采集第30页
   ·水质的测定第30-35页
 2 结果及分析第35-36页
 3.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Cu~(2+)、Cr~(6+)、Ni~(2+)单一和联合作用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7-64页
 第一节 Cu~(2+)、Cr~(6+)和Ni~(2+)单一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7-45页
  1.实验部分第37-39页
   ·实验试剂第37页
   ·所用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材料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页
   ·实验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第38-39页
   ·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9页
  2.实验结果和分析第39-44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第39-40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平均主根长的影响第40-41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芽长的影响第41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根重的影响第41-42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芽重的影响第42-43页
   ·Cr~(6+)、Cu~(2+)和Ni~(2+)对小麦芽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3.综合分析第44-45页
  4.结论第45页
 第二节 Cu~(2+)、Cr~(6+)和Ni~(2+)对绿豆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毒害第45-48页
  1.实验部分第45页
   ·实验材料第45页
   ·实验测定的指标和测定方法第45页
  2.实验结果第45-48页
   ·对绿豆出芽率影响和外观症状第45页
   ·对绿豆芽长的影响第45-46页
   ·对绿豆芽重的影响第46-47页
   ·重金属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3.结论第48页
 第三节 Cu~(2+)和Cr~(6+)联合作用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8-53页
  1.实验部分第48-49页
   ·实验设计第48页
   ·实验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第48页
   ·联合作用的分析方法第48-49页
  2.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9-53页
   ·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第49页
   ·对平均根长的影响第49-51页
   ·对平均芽长的影响第51-52页
   ·对POD活性的影响第52-53页
  3.小结第53页
 第四节 Cu~(2+)和Ni~(2+)联合作用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3-57页
  1.实验部分第53-54页
   ·实验设计第53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第53-54页
  2.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4-57页
   ·对小麦根长的影响第54-55页
   ·对小麦芽长的影响第55-56页
   ·对POD活性的影响第56-57页
  3.小结第57页
 第五节 Cr~(6+)和Ni~(2+)联合作用对小麦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7-63页
  1.实验部分第58页
   ·实验设计第58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第58页
  2.结果和讨论第58-62页
   ·对根长的影响第58-59页
   ·对芽长的影响第59-60页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60-62页
  3.小结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Cr~(6+)、Cu~(2+)和Ni~(2+)对浮萍的毒性作用第64-88页
 第一节 浮萍的培养第64-65页
  1.培养材料第64页
  2.培养仪器和试剂第64页
  3.培养方法第64-65页
 第二节 Cr~(6+)、Cu~(2+)和Ni~(2+)单一作用对紫萍的毒害第65-73页
  1.实验方法第65页
  2.实验测定的指标和测定方法第65-67页
   ·紫萍生长曲线的测定第65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65页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第65-66页
   ·叶绿体活性的测定第66-67页
  3.实验数据处理第67页
  4.实验结果第67-72页
   ·对紫萍生长的影响第67-68页
   ·对紫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8-70页
   ·对紫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70-71页
   ·对紫萍叶绿体活性的影响第71-72页
  5.小结第72-73页
 第三节 Cu~(2+)和Ni~(2+)联合对紫萍的毒性作用第73-78页
  1.实验材料与设计第73页
   ·实验材料第73页
   ·实验设计第73页
  2.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第73页
  3.结果和讨论第73-77页
   ·Cu~(2+)和Ni~(2+)单一和复合污染对紫萍植株体生长的影响第73-75页
   ·Cu~(2+)和Ni~(2+)单一和复合污染对紫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75-76页
   ·Cu~(2+)和Ni~(2+)单一和复合污染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76-77页
  4.结论第77-78页
 第四节 Cr~(6+)对青萍(Lemna minor)的影响第78-81页
  1.实验材料第78页
  2.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第78页
  3.实验结果第78-80页
   ·Cr~(6+)对青萍生长的影响第78-79页
   ·Cr~(6+)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79-80页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80页
  4.结论第80-81页
 第五节 Cu~(2+)、Ni~(2+)联合对青萍(Lemna minor)的毒害作用第81-84页
  1.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第81页
  2.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第81页
  3.结果和分析第81-83页
   ·对青萍生长的影响第81-82页
   ·对青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82-83页
  4.小结第83-84页
 第六节 Cr~(6+)、Cu~(2+)和Ni~(2+)对青萍的毒性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第84-87页
  1.实验仪器和试剂第84页
  2.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第84页
  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第84-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早期自然流产的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熊去氧胆酸对肝肿瘤细胞株诱导凋亡及抑制增殖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