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7页 |
·ADAMTS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基因概况 | 第12页 |
·基因突变情况 | 第12页 |
·功能 | 第12-13页 |
·RIP140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基因概况 | 第13页 |
·基因突变情况 | 第13-14页 |
·功能 | 第14页 |
·GDF9、BMP15、BMPR1B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基因主要概况 | 第14-15页 |
·基因表达情况 | 第15页 |
·功能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山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 ADAMTS1 的研究 | 第17-29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试验动物 | 第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7-18页 |
·主要分析软件与网站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4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8-19页 |
·山羊血液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19页 |
·引物设计及 PCR 扩增与检测 | 第19-21页 |
·克隆与测序 | 第21-23页 |
·多态性分析 | 第23-24页 |
·统计分析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PCR 产物扩增结果 | 第24页 |
·突变序列分析及 RFLP 结果 | 第24-26页 |
·ADAMTS1 基因在不同山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 | 第26页 |
·ADAMTS1 基因对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ADAMTS1 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27页 |
·ADAMTS1 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山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 RIP140 的研究 | 第29-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9页 |
·山羊血液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9页 |
·引物设计及 PCR 扩增与检测 | 第29-30页 |
·RFLP 结果及突变序列分析 | 第30页 |
·克隆与测序 | 第30页 |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PCR 产物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RFLP 结果及突变序列分析 | 第31页 |
·RIP140 基因在不同山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 | 第31页 |
·山羊 RIP140 基因 CDS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1-32页 |
·RIP140 基因对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RIP140 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33页 |
·RIP140 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 第33-34页 |
第四章 GDF9、BMP15、BMPR1B 基因组织表达研究 | 第34-47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试验动物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4页 |
·主要分析软件与网站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8页 |
·山羊组织总 RNA 的提取 | 第34-35页 |
·总 RNA 中 DNA 的去除 | 第35页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35-36页 |
·引物设计 | 第36-37页 |
·PCR 产物克隆测序 | 第37页 |
·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37-38页 |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山羊组织总 RNA 提取结果检测 | 第38-39页 |
·山羊 GDF9、BMP15、BMPR1B 基因组织表达谱 | 第39-40页 |
·山羊 GDF9、BMP15、BMPR1B 基因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 | 第40-43页 |
·山羊 GDF9、BMP15、BMPR1B 基因在繁殖轴的表达水平 | 第43-45页 |
·讨论 | 第45-47页 |
·GDF9、BMP15、BMPR1B 基因与繁殖的关系 | 第45-46页 |
·GDF9、BMP15、BMPR1B 基因表达情况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附录 1 山羊 RIP140 基因 CDS 区全序列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