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复杂的商品--房产市场分析的理论引进与实证探索
导论:最复杂的商品 | 第1-12页 |
第一章:作为消费品的房屋 | 第12-44页 |
第一节:房屋的异质性 | 第13-20页 |
1.享乐价格法 | 第15-17页 |
2.一个例子 | 第17-19页 |
3.享乐价格的本质及其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节:房屋的耐用性 | 第20-27页 |
1.存量房屋问题 | 第21-23页 |
2.居住权形式选择问题 | 第23-24页 |
3.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 | 第24-27页 |
第三节:房屋的空间固定性 | 第27-32页 |
1.搜寻、匹配与自然空置率 | 第28-31页 |
2.房屋中介公司的意义 | 第31-32页 |
第四节:房屋使用过程的外部性 | 第32-35页 |
第五节:房屋市场的非均衡性 | 第35-39页 |
1.滞后调整 | 第35-37页 |
2.次优选择与不匹配 | 第37-38页 |
3.潜在需求 | 第38-39页 |
第六节:房屋需求的计量问题 | 第39-44页 |
1.房屋需求的收入弹性 | 第39-41页 |
2.其它 | 第41-44页 |
第二章:资本市场中的房屋 | 第44-68页 |
第一节:房产的投资品角色 | 第46-51页 |
1.资产组合 | 第46-49页 |
2.风险与需求 | 第49-50页 |
3.收益问题 | 第50-51页 |
第二节:金融市场对房屋需求的影响 | 第51-59页 |
1.流动性约束对房屋需求的影响 | 第51-53页 |
2.贷款可获得性对房屋需求的影响 | 第53-54页 |
3.通货膨胀对房屋需求的影响 | 第54-56页 |
4.一个综合模型 | 第56-59页 |
第三节:房产市场的波动 | 第59-68页 |
1.自身的波动原因 | 第59-62页 |
2.人口结构与房屋需求的波动 | 第62-68页 |
第三章:房屋的供给 | 第68-84页 |
第一节:房屋的生产 | 第71-75页 |
1.同质假设下的生产 | 第71-72页 |
2.异质性的生产函数 | 第72-73页 |
3.房屋的供给弹性 | 第73-75页 |
第二节:卖方的定价行为 | 第75-79页 |
1.二手房交易中的定价行为 | 第75-76页 |
2.交易量、交易时间与交易价格 | 第76-79页 |
第三节:房产市场的歧视行为 | 第79-84页 |
第四章:房产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 第84-100页 |
第一节:政府干预房产市场的理由、措施及效果 | 第85-93页 |
1.政府干预房产市场的理由 | 第85-86页 |
2.政府一般采取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 第86-91页 |
3.分析税收政策影响的一个一般均衡模型 | 第91-93页 |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公共品开支与房产市场 | 第93-95页 |
第三节:政府的土地控制政策 | 第95-100页 |
第五章:当前中国房产市场分析面临的问题与合理假设 | 第100-122页 |
第一节:分析中国房产市场的合理假设 | 第100-105页 |
第二节:分析中国房产市场存在的数据问题 | 第105-108页 |
第三节:分析中国房产市场的人口结构背景 | 第108-122页 |
第六章:当前中国房产市场的需求分析 | 第122-135页 |
第一节:一个基于人口结构的定性分析的框架 | 第122-126页 |
第二节:简化的总需求模型 | 第126-135页 |
第七章:当前中国房产市场的供给分析 | 第135-152页 |
第一节:新房的供给 | 第135-143页 |
1.一个土地严格控制下的生产者结构分析 | 第135-137页 |
2.串谋假设下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 第137-139页 |
3.对户型问题的解释 | 第139-141页 |
4.对房屋广告现象的解释 | 第141-142页 |
5.对房交会现象的解释 | 第142-143页 |
第二节:二手房的供给 | 第143-148页 |
第三节:政府的经济适用房供给 | 第148-152页 |
第八章: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政策与房屋价格 | 第152-169页 |
第一节:杭州市政府的土地政策与城市建设情况介绍 | 第152-154页 |
第二节:一个拍卖模型分析 | 第154-160页 |
第三节:对土地价格的计量 | 第160-169页 |
总结: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9页 |
后记: | 第179-180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80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