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页 |
·骨折固定器的应用及其基本的生物力学原理 | 第9-14页 |
·外固定 | 第9-11页 |
·内固定 | 第11-12页 |
·内固定的骨折断面的加压技术 | 第12-14页 |
·接骨板内固定器的应用及其基本的生物力学原理 | 第14-16页 |
·接骨板内固定中的生物材料问题 | 第16-19页 |
·接骨板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总结 | 第19-22页 |
·理论力学分析 | 第19-20页 |
·有限元方法 | 第20-21页 |
·生物力学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本文的工作及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2 动物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的建立 | 第23-32页 |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检测方法 | 第24页 |
·实验与检测结果 | 第24-30页 |
·大体观察结果 | 第24-25页 |
·X 光检查结果 | 第25-30页 |
·动物实验结果讨论 | 第30-32页 |
3 生物力学体外实验 | 第32-37页 |
·材料选择与设计 | 第32页 |
·接骨板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 第32页 |
·可降解材料的选择及设计 | 第32页 |
·可降解材料PLLA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量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动物模型的体外应力遮挡率的测定 | 第34-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生物力学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6-37页 |
4 内固定接骨板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7-43页 |
·胫骨骨折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37-41页 |
·内固定接骨板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5 内固定接骨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9页 |
·材料属性 | 第43-44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44页 |
·单元类型和网格设置 | 第44-46页 |
·Solid92 单元 | 第44-46页 |
·CONTA174 单元和TARGE170 单元 | 第46页 |
·载荷的施加 | 第46页 |
·数值计算的方法 | 第46-47页 |
·网格划分结果 | 第47-49页 |
6 内固定接骨板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 | 第49-56页 |
·正常的胫骨模型 | 第49页 |
·接骨板固定在压力侧的各模型的应力分布结果 | 第49-52页 |
·术后初期固定在压力侧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49-50页 |
·50%骨量固定在压力侧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0-51页 |
·术后初期固定在压力侧含可降解衬垫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1页 |
·50%骨量固定在压力侧含可降解衬垫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1-52页 |
·接骨板固定在张力侧的各模型的应力分布结果 | 第52-56页 |
·术后初期固定在张力侧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2-53页 |
·50%骨量固定在张力侧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3页 |
·术后初期固定在张力侧含可降解衬垫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3-54页 |
·50%骨量固定在张力侧含可降解衬垫接骨板内固定骨折模型 | 第54-55页 |
·骨折界面采用接触 | 第55-56页 |
7 内固定接骨板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讨论 | 第56-63页 |
·压力侧固定 | 第56-59页 |
·骨折区域的应力遮挡分析 | 第56页 |
·接骨板侧应力遮挡分析 | 第56-58页 |
·接骨板对侧应力遮挡分析 | 第58-59页 |
·张力侧固定 | 第59-63页 |
·骨折区域的应力遮挡分析 | 第59-60页 |
·接骨板侧应力遮挡分析 | 第60-61页 |
·接骨板对侧应力遮挡分析 | 第61-63页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80页 |
附录一 骨折界面的Sx 应力分布图(压力侧固定) | 第68-70页 |
附录二 骨折界面的Sx 应力分布图(张力侧固定) | 第70-72页 |
附录三 接骨板侧骨组织的Sx 应力分布情况(压力侧固定) | 第72-74页 |
附录四 接骨板对侧骨组织的Sx 应力分布情况(压力侧固定) | 第74-76页 |
附录五 接骨板侧骨组织的Sx 应力分布情况(张力侧固定) | 第76-78页 |
附录六 接骨板对侧骨组织的Sx 应力分布情况(张力侧固定) | 第78-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