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真心——李贽之“真”心学渊源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王阳明“良知说”——主体性的初步确立 | 第13-17页 |
第二节 王畿“现成良知说”——良知“当下现成”——强调“真性流行”——“自信本心”的狂者精神 | 第17-21页 |
第三节 王艮“安身”、“保身”、“尊身”——“百姓日用即道” | 第21-25页 |
第四节 罗汝芳“赤子之心”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真性——心学影响下的求“真”思想 | 第28-41页 |
第一节 由“诚”而“真”——天理人欲的对抗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李贽之“真”的三个层面 | 第30-41页 |
第三章 真文——以心学思想为底蕴的求“真”文学观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假与真——李贽所处的明代文坛概观 | 第41-45页 |
第二节 “童心”——李贽贵“真”思想在文学上的集中反映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真心”、“真人” | 第46-48页 |
第四节 “自然”为文 | 第48-51页 |
第五节 “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的基准 | 第51-54页 |
第六节 李贽所倡之“真”对晚明文学的影响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9-60页 |
声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