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引言 | 第1-7页 |
颈椎牵引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第7-23页 |
1 颈椎的解剖结构、生理及生物力学研究 | 第7-18页 |
·颈椎内源性稳定是保持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基础 | 第7-15页 |
·椎间盘 | 第7-9页 |
·椎体 | 第9-10页 |
·钩椎关节 | 第10-11页 |
·关节突关节 | 第11-13页 |
·韧带 | 第13-14页 |
·黄韧带 | 第14-15页 |
·颈椎外源性稳定是保持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重要因素 | 第15-16页 |
·颈椎的重要血管神经 | 第16-18页 |
·脊髓 | 第16-17页 |
·神经根 | 第17页 |
·交感神经 | 第17-18页 |
·椎动脉 | 第18页 |
2 颈椎牵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18-23页 |
·颈椎牵引的角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18-20页 |
·颈椎牵引的重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20-22页 |
·颈椎牵引时间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22-23页 |
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20例的临床观察 | 第23-32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合格受试者的确定 | 第23-24页 |
·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纳入标准 | 第24页 |
·排除标准 | 第24页 |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 第24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采用随机单盲临床试验设计 | 第24-25页 |
·随机分组方法 | 第25页 |
·研究实施方案 | 第25页 |
·观察指标 | 第25-26页 |
·受试对象一般情况 | 第25页 |
·主要疗效指标 | 第25页 |
·影像学检查 | 第25页 |
·安全性检测 | 第25-26页 |
·疗效评价 | 第26页 |
3 临床研究资料 | 第26-28页 |
·临床资料 | 第26-27页 |
·临床结果 | 第27-28页 |
4 结果 | 第28-29页 |
5 讨论 | 第29-32页 |
·有关牵引的几个问题 | 第29-31页 |
·牵引三要素 | 第29页 |
·祖国医学对牵引疗法的认识 | 第29-30页 |
·牵引的作用 | 第30页 |
·颈椎牵引的适应证、禁忌证 | 第30页 |
·牵引的注意事项 | 第30-31页 |
·中药的应用探讨 | 第31-32页 |
·适当的功能锻炼 | 第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表 | 第35-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