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40页 |
2.1 制备超细粒子的传统方法 | 第13-14页 |
2.1.1 物理方法 | 第13页 |
2.1.2 化学方法 | 第13-14页 |
2.2 溶析结晶技术 | 第14-20页 |
2.2.1 溶析结晶技术概述 | 第14-15页 |
2.2.2 溶析结晶技术的原理 | 第15-16页 |
2.2.3 溶析结晶过程及其影响参数 | 第16-17页 |
2.2.4 溶析结晶技术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5 溶析结晶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 | 第18-20页 |
2.2.6 溶析结晶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新用途的开发 | 第20页 |
2.3 单分散体系粒子 | 第20-31页 |
2.3.1 硫酸钡 | 第20-28页 |
2.3.2 聚碳酸脂 | 第28-31页 |
2.4 无机/聚合物复合粒子 | 第31-34页 |
2.4.1 复合粒子的传统制备方法 | 第31-33页 |
2.4.2 制备复合粒子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2.5 立题依据 | 第34-35页 |
2.5.1 单分散体系粒子的制备 | 第34-35页 |
2.5.2 复合粒子的制备 | 第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第三章 硫酸钡粒子的制备——溶析结晶法制备超细硫酸钡粒子 | 第40-54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 | 第41-44页 |
3.2.1 溶解度的测定 | 第41-43页 |
3.2.2 超细硫酸钡粒子的制备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3.3.1 硫酸钡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3.3.2 硫酸钡粒子XRD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3.3.3 亚微米硫酸钡粒子的形貌和粒度分析 | 第45-47页 |
3.3.4 分散剂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5 操作条件对制备亚微米硫酸钡粒子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制备 | 第54-66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 | 第54-58页 |
4.2.1 溶解度的测定 | 第54-57页 |
4.2.2 PC微粒制备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4.3.1 紫外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4.3.2 粒径及比表面积分析 | 第59-60页 |
4.3.3 微细PC粒子的形貌 | 第60-61页 |
4.3.4 操作条件对PC微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五章:聚碳酸酯/硫酸钡复合粒子的制备 | 第66-81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实验 | 第67-70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5.2.2 分析仪器 | 第68页 |
5.2.3 实验原理 | 第68页 |
5.2.4 实验装置 | 第68-69页 |
5.2.5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5.2.6 实验过程与步骤 | 第69-7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0-78页 |
5.3.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70页 |
5.3.2 复合粒子的包覆表征 | 第70-75页 |
5.3.3 复合粒子的形貌表征 | 第75-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