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1.1 对氨基酚废水处理概况 | 第14-15页 |
1.1.1 物化法 | 第14-15页 |
1.1.2 生化法 | 第15页 |
1.1.3 化学法 | 第15页 |
1.2 络合萃取技术 | 第15-19页 |
1.2.1 络合萃取分离原理 | 第16页 |
1.2.2 络合萃取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3 对氨基酚的络合萃取 | 第18-19页 |
1.3 络合萃取法处理对氨基酚废水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0-23页 |
2.1 实验过程 | 第20-21页 |
2.2 测试与表征 | 第21-22页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三辛胺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研究 | 第23-33页 |
3.1 三辛胺络合萃取对氨基酚工艺过程研究 | 第23-28页 |
3.1.1 萃取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23页 |
3.1.2 油水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3 溶液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4-26页 |
3.1.4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5 三辛胺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1.6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28页 |
3.2 三辛胺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机理研究 | 第28-32页 |
3.2.1 萃取反应热测定 | 第28-29页 |
3.2.2 萃合物组成测定 | 第29-31页 |
3.2.3 萃合物结构及缔合机理测定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研究 | 第33-45页 |
4.1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对氨基酚工艺过程研究 | 第33-38页 |
4.1.1 萃取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33页 |
4.1.2 油水比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3 溶液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4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5 磷酸三丁酯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1.6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机理研究 | 第38-42页 |
4.2.1 萃取反应热测定 | 第38-39页 |
4.2.2 萃合物组成测定 | 第39-41页 |
4.2.3 萃合物结构及缔合机理测定 | 第41-42页 |
4.3 负载有机相的反向萃取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研究 | 第45-55页 |
5.1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对氨基酚工艺特征研究 | 第45-49页 |
5.1.1 萃取平衡时间的确定 | 第45页 |
5.1.2 溶液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5.1.3 稀释剂种类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7页 |
5.1.4 对氨基酚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5.1.5 P204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8页 |
5.1.6 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对氨基酚的机理研究 | 第49-53页 |
5.2.1 萃取反应热测定 | 第49-50页 |
5.2.2 萃合物组成测定 | 第50-51页 |
5.2.3 萃合物结构及缔合机理测定 | 第51-53页 |
5.3 负载有机相的反向萃取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络合萃取法处理对氨基酚实际废水 | 第55-58页 |
6.1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法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 | 第55-56页 |
6.1.1 实际废水的错流萃取 | 第55页 |
6.1.2 萃取剂再生实验 | 第55-56页 |
6.2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法处理实际废水的研究 | 第56-57页 |
6.2.1 实际废水的错流萃取实验 | 第56页 |
6.2.2 实际废水的逆流萃取实验 | 第56-57页 |
6.2.3 萃取剂再生实验 | 第5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七章 两性官能团有机物络合萃取机理探讨 | 第58-6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0-63页 |
8.1 研究结果 | 第60-61页 |
8.1.1 萃取工艺条件 | 第60页 |
8.1.2 萃取机理 | 第60-61页 |
8.1.3 实际废水处理 | 第61页 |
8.2 课题创新 | 第61-62页 |
8.3 前景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Ⅰ 萃取相红外谱图 | 第67-69页 |
附录Ⅱ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