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外文摘要 | 第3-12页 |
序言 | 第12-13页 |
第1章 商品房预售制度概述 | 第13-26页 |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形成 | 第13-15页 |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作用 | 第14-15页 |
·商品房预售的形式和特点 | 第15-18页 |
·商品房预售的形式 | 第15-16页 |
·商品房预售的特点 | 第16-18页 |
·商品房预售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18-21页 |
·有利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原则 | 第19页 |
·公平原则 | 第19-20页 |
·意思自治原则 | 第20页 |
·风险自负原则 | 第20-21页 |
·我国对商品房预售管理的立法现状 | 第21-22页 |
·商品房预售各方主体及其权益 | 第22-25页 |
·商品房预售过程中的各方主体 | 第22-23页 |
·商品房预售各方主体权益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2章 商品房预售欺诈的法律构成要件 | 第26-41页 |
·欺诈的概念和各国的立法例 | 第26-29页 |
·欺诈的概念 | 第26页 |
·大陆法系关于欺诈的立法规定 | 第26-27页 |
·英美法系关于欺诈的立法规定 | 第27-29页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关于欺诈的立法规定 | 第29页 |
·商品房预售欺诈的一般理论 | 第29-33页 |
·商品房预售欺诈的概念和特征 | 第29-31页 |
·商品房预售欺诈的法律构成要件 | 第31-33页 |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 | 第33-38页 |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概述 | 第33-35页 |
·惩罚性赔偿责任在合同责任中的适用 | 第35-38页 |
·商品房预售欺诈的法律后果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商品房预售典型欺诈行为的法律分析 | 第41-61页 |
·利用商品房销售宣传广告为欺诈的法律分析 | 第41-47页 |
·商品房销售宣传广告 | 第41-45页 |
·实例及其法律分析 | 第45-47页 |
·把经济适用房作为商品房预售为欺诈的法律分析 | 第47-50页 |
·我国对经济适用房的法律规定 | 第47-48页 |
·实例及其法律分析 | 第48-50页 |
·利用商品房的预售样板房为欺诈的法律分析 | 第50-54页 |
·预售样板房的法律作用 | 第50-52页 |
·实例及其法律分析 | 第52-54页 |
·预售商品房开发商不适格为欺诈的法律分析 | 第54-57页 |
·预售商品房开发商的资格 | 第54-55页 |
·实例及其法律分析 | 第55-57页 |
·把有权利瑕疵的商品房作为普通商品房销售为欺诈的法律分析 | 第57-59页 |
·有权利瑕疵的商品房 | 第57-58页 |
·实例及其法律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完善商品房预售市场中购房者的权益保护机制 | 第61-65页 |
·建立完善的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 | 第61-62页 |
·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检查机构 | 第62-63页 |
·完善我国已经实行的预售合同登记制度 | 第63页 |
·加强购房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