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中医药创新配方思维模型研究
| 摘 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 录 | 第9-11页 |
| 1 绪 论 | 第11-25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 第12-16页 |
| ·中医学的知识宝库亟待开发 | 第16-18页 |
| ·以中医学为对象的认知思维系统研究 | 第18-20页 |
| ·中医学现代化研究 | 第20-23页 |
| ·我们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24-25页 |
| 2 人工智能、思维科学与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 | 第25-53页 |
| ·人工智能 | 第25-35页 |
| ·神经网络 | 第35-41页 |
| ·认知科学(思维科学) | 第41-44页 |
| ·创造性思维中的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 | 第44-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3 中医学知识及其知识处理模式 | 第53-82页 |
| ·中医学基础理论 | 第53-65页 |
| ·中医诊断学 | 第65-69页 |
| ·中药学理论 | 第69-78页 |
| ·中医学对思维科学的若干启示 | 第78-82页 |
| 4 中医药研究中的试验设计方法 | 第82-112页 |
|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 | 第82-85页 |
| ·正交设计方法 | 第85-88页 |
| ·均匀设计方法 | 第88-93页 |
| ·均匀性度量中的密集性偏差与稀疏性偏差 | 第93-98页 |
| ·均匀性偏差的快速模板匹配算法 | 第98-105页 |
| ·均匀性度量的势函数模型 | 第105-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2页 |
| 5 中医学思维方式的可能性构造空间模型 | 第112-145页 |
| ·中药单味药性状特征空间及其基 | 第112-118页 |
| ·中医的四诊特征空间与辨证特征空间 | 第118-125页 |
| ·可能性构造空间的知识表达与推理模型的初步设想 | 第125-129页 |
| ·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在中药复方创新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9-135页 |
| ·关于中医药创新配方系统的构想 | 第135-143页 |
| ·小结 | 第143-145页 |
| 6 结束语 | 第145-148页 |
| 致 谢 | 第148-14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完成科研项目 | 第149-1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