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安全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第9页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第9-12页
     ·IEEE802.11体系结构第10页
     ·IEEE802.11MAC协议简介第10-11页
     ·IEEE802.11物理层规范第11-12页
     ·安全问题第12页
   ·无线局域网组网方式第12-13页
     ·独立的WLAN第12-13页
     ·非独立的WLAN第13页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3-14页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3-14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方法第14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IEEE802.11协议简介[1]第15-27页
   ·IEEE802.11无线网络结构第15-18页
     ·无线网络的特点第15页
     ·IEEE 802.11的网络结构第15-17页
     ·IEEE 802.11业务组成第17-18页
   ·802.11 MAC层协议及关键技术第18-21页
     ·MAC功能结构第18-19页
     ·关键技术第19-21页
   ·IEEE802.11物理层协议规范第21-24页
     ·物理层结构第21页
     ·物理层功能第21-22页
     ·直接序列扩展频谱( DSSS )物理层规范第22-24页
   ·IEEE802.11协议系列第24-26页
     ·Wi-Fi(IEEE 802.11b)第24页
     ·IEEE 802.11a第24-25页
     ·IEEE 802.11g第25页
     ·其他802.11标准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安全无线局域网(SWLAN)中的AP[1][第27-34页
   ·安全无线局域网(SWLAN)简介第27-30页
     ·SWLAN网络结构原理第27-29页
     ·SWLAN的安全协议第29-30页
     ·SWLAN关键安全技术第30页
   ·安全无线局域网中的AP第30-33页
     ·安全无线局域网实现方案第31页
     ·AP的功能结构第31-32页
     ·主要性能要求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SWLAN AP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第34-43页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要点第34页
   ·AP的嵌入式系统结构第34-35页
   ·硬件的选择第35-38页
     ·微处理器的选择第35-36页
     ·物理层硬件采用intersil的套片第36-38页
     ·加/解密算法采用FPGA设计第38页
     ·物理层和微处理器的接口第38页
   ·软件部分的选择第38-41页
     ·嵌入式Linux系统的优点第38-39页
     ·嵌入式Linux的开发环境第39页
     ·宿主机-目标板开发模式简介第39-41页
     ·嵌入式Linux的实时性第41页
   ·评估板和开发平台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硬件部分的实现[8-11][1第43-54页
   ·硬件电路的实现第43-46页
     ·MPC860的外围电路第44-45页
       ·电源电路第44页
       ·初始化电路第44页
       ·复位电路第44页
       ·时钟电路第44页
       ·BDM接口第44-45页
       ·存储电路第45页
     ·通信接口电路第45-46页
     ·FPGA电路第46页
   ·硬件电路的调试第46-48页
     ·电路的检查第46页
     ·BDM接口和硬件调试第46-47页
       ·CPU的配置第47页
       ·SDRAM的调试第47页
       ·FLASH的调试第47页
     ·通信端口的调试第47-48页
       ·串口的检查第47-48页
       ·操作系统的引导和以太网口的检查第48页
       ·开发过程的调试第48页
     ·FPGA电路的调试第48页
       ·配置电路的调试第48页
       ·总线缓冲电路的调试第48页
   ·EP1S20内部的逻辑设计和调试第48-53页
     ·FPGA设计方法第49页
     ·加/解密算法的实现第49-51页
       ·AES算法的设计和仿真第49-51页
       ·硬件调试第51页
       ·性能分析第51页
     ·无线物理层接口的实现第51-53页
       ·物理层接口的设计和仿真第51-53页
       ·硬件调试第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开发平台的建立[12-13][2第54-63页
   ·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的初步建立第54-55页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第54-55页
     ·Linux开发平台的移植第55页
   ·PPCBoot与系统引导第55-58页
     ·PPCBoot的作用第55-56页
     ·PPCBoot的配置修改第56-58页
   ·驱动程序的实现第58-62页
     ·Linux下驱动程序的开发方法第58-61页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第58页
       ·设备驱动程序的接口第58-59页
       ·模块化设计第59-60页
       ·设备驱动程序的调试第60-61页
     ·加密算法驱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第61-62页
     ·无线物理层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3-64页
致  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基因棉对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IP分组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