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 费斯克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 第8-18页 |
(一) 符号学分析 | 第8-11页 |
(二) 意识形态批评 | 第11-18页 |
二、 媒介功能观--现代吟游诗人 | 第18-21页 |
三、 媒介文本观--多义、开放的空间 | 第21-23页 |
四、 媒介受众观--积极主动的受众 | 第23-35页 |
(一) 两种经济理论 | 第23-25页 |
(二) 符号的抗争 | 第25-30页 |
(三) 灵活的“消费”方式 | 第30-35页 |
五、 对费斯克媒介文化理论的评析 | 第35-41页 |
(一) 文本约束力的缺失 | 第35-37页 |
(二) 不加批判的民粹主义取向 | 第37-39页 |
(三) 推己及人的分析方法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