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10页 |
第一部分 《左传》赋诗研究 | 第10-31页 |
第一章 赋诗现象分析 | 第10-21页 |
第一节 赋诗背景 周礼的延伸 | 第10-14页 |
第二节 赋诗归纳 仪式的变相 | 第14-21页 |
第二章 赋诗思维探讨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赋诗达意 享受和实用的紧密结合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断章取义 比类思维方式 | 第22-29页 |
第三章 赋诗消亡 | 第29-31页 |
第二部分 《左传》引诗研究 | 第31-50页 |
第四章 引诗现象分析 | 第31-38页 |
第一节 《诗经》职能转换 教育资料 雅言语汇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引诗状况 盛而骤衰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引诗思维探讨 | 第38-50页 |
第一节 诗可以兴 比类思维理性化的极致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引诗公式 关系推理 思维的理性发展与局限 | 第40-46页 |
第三节 引证内容 宗法与榜样的理性力量 | 第46-50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